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襟素的意思、襟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襟素的解釋

[real heart] 真實的心情

每披襟素,常賜話言。——李商隱《為绛郡公上崔相公啟》

詳細解釋

猶襟懷。素,通“ 愫 ”。《梁書·文學傳下·陸雲公》引 南朝 梁 張缵 《與陸雲公叔襄兄晏子書》:“形迹之外,不為遠近隔情;襟素之中,豈以風霜改節。” 唐 李商隱 《為绛郡公上崔相公啟》:“别殿朝廻,禁林夜直,每披襟素,常賜話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襟素”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釋義 指真實的情懷或内心本真,其中“素”通“愫”(真實情意)。例如李商隱在《為绛郡公上崔相公啟》中寫道“每披襟素,常賜話言”,即通過“襟素”表達坦誠心迹。

2. 文學延伸 在古文中常與高潔品格關聯,如南朝張缵《與陸雲公書》用“襟素之中,豈以風霜改節”比喻堅守氣節,體現其承載的精神境界。

3. 構詞解析

4. 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引用典故時,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情感色彩。部分文獻會将“素襟”與之混用,但“素襟”更側重樸素情懷,二者需注意區分。

參考典籍:李商隱文、張缵書信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襟素》的意思

《襟素》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為人的品德和行為言傳身教,以此來影響他人。它強調了一個人内在修養和外在表現的重要性。

拆分部首和筆畫

《襟素》的拆分部首是衤(衣服部分的意思),它是由14個筆畫組成的。

來源

《襟素》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禮記·禮運篇》中,用來描述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對他人的影響力。後來逐漸成為了中文中的一個固定詞語。

繁體

《襟素》的繁體字為「襟素」。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襟素》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上是由衤和速兩個部分組成。衤表示衣物,速表示直立的樣子,表示一個人從頭到腳都是正直的,品行端正。

例句

1. 他的襟素高尚,為人師表。(表示他品德高尚,為人榜樣)

2. 公司的領導襟素不佳,員工們跟隨的積極性大減。(表示領導的行為不端正,導緻員工失去積極性)

組詞

1. 品襟:指一個人的儀表舉止。

2. 素質:指一個人的基本素養和修養。

3. 舉止:指一個人的言行舉動。

近義詞

1. 德行:指一個人的品德和行為。

2. 教化:指通過言行對他人進行引導和影響。

3. 戒律:指為了養成好品德而遵守的規定。

反義詞

1. 惡習:指一個人的不良習慣和不好的行為。

2. 丑陋:指一個人行為不端,無美德。

3. 背德:指違背道德規範的行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