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素的意思、襟素的詳細解釋
襟素的解釋
[real heart] 真實的心情
每披襟素,常賜話言。——李商隱《為绛郡公上崔相公啟》
詳細解釋
猶襟懷。素,通“ 愫 ”。《梁書·文學傳下·陸雲公》引 南朝 梁 張缵 《與陸雲公叔襄兄晏子書》:“形迹之外,不為遠近隔情;襟素之中,豈以風霜改節。” 唐 李商隱 《為绛郡公上崔相公啟》:“别殿朝廻,禁林夜直,每披襟素,常賜話言。”
詞語分解
- 襟的解釋 襟 ī 衣服的胸前部分:大襟。對襟。底襟。襟帶(亦喻山川屏障環繞,地勢險要)。襟要(亦喻軍事上險要的地理位置)。 胸懷,抱負:襟懷。胸襟。 姐妹的丈夫之間的稱呼:連襟。 筆畫數:; 部首:衤; 筆順
- 素的解釋 素 ù 本色,白色:素服。素絲。 顔色單純,不豔麗:素淨。素淡。素妝。素雅。素描。 潔白的絹:尺素(用綢子寫的信)。 本來的,質樸、不加修飾的:素質。素養。素性。素友(真誠淳樸的朋友)。 物的基本成分
專業解析
"襟素"是一個典雅的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内心本真的性情、誠摯的情懷或坦蕩的胸懷。它由兩個單字組合而成,各自承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
字義分解與核心内涵:
- 襟: 本義指衣服的交領或前幅,引申為胸懷、胸襟、心意。象征着人的内在情感與思想境界,如“胸襟開闊”形容人豁達。
- 素: 本義指未經染色的白色絲絹,引申為本來的、質樸的、純潔的、真誠的。象征着未經雕飾、自然本真的狀态。
- 合義: “襟素”二字結合,意指内心原本的、質樸無華的真摯情感或坦蕩無私的胸懷。它強調的是一種發自内心、不加掩飾的真誠、坦率和情懷。
-
用法與語境:
- 該詞多用于書面語或古典文學作品中,帶有濃厚的文學色彩和莊重感。
- 常用來形容或表達高尚、純潔、真摯的情感或心意。例如:
- 形容人的品格:“襟素高潔”(形容人胸懷坦蕩,品格高潔)。
- 表達真摯的情誼:“聊表襟素”(略表内心的真誠情意)。
- 描述内心的本真:“襟素難移”(指人本真的性情難以改變)。
-
權威來源參考:
關于“襟素”的釋義,主要參考自權威的漢語辭書:
- 《漢語大詞典》:作為收錄漢語詞彙最完備的大型工具書之一,《漢語大詞典》對“襟素”的解釋清晰準确,強調其“胸懷,襟懷”及“真誠的情懷”的核心含義。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 《辭源》:這部以溯源為主要特色的辭書,對古語詞“襟素”的釋義側重于其本義和引申義,解釋為“胸懷,胸襟”和“内心,本心”。 (來源: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等. 辭源(修訂本). 商務印書館).
- 《古代漢語詞典》:專門針對古代漢語詞彙的詞典,對“襟素”的釋義同樣聚焦于其古典用法,解釋為“胸懷;胸襟”和“内心;本心”。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編寫組. 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襟素”意指人内心本真、質樸、坦蕩的情懷或胸懷,強調真誠無僞、自然流露的情感或高尚的品格境界。它是一個富有古典韻味和文學色彩的詞語。
網絡擴展解釋
“襟素”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釋義
指真實的情懷或内心本真,其中“素”通“愫”(真實情意)。例如李商隱在《為绛郡公上崔相公啟》中寫道“每披襟素,常賜話言”,即通過“襟素”表達坦誠心迹。
2. 文學延伸
在古文中常與高潔品格關聯,如南朝張缵《與陸雲公書》用“襟素之中,豈以風霜改節”比喻堅守氣節,體現其承載的精神境界。
3. 構詞解析
- 襟:本指衣襟,引申為胸懷(如“襟懷坦蕩”);
- 素:此處為通假字,通“愫”,指本心、真情。
4. 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引用典故時,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情感色彩。部分文獻會将“素襟”與之混用,但“素襟”更側重樸素情懷,二者需注意區分。
參考典籍:李商隱文、張缵書信等。
别人正在浏覽...
班赍八音娼家愁惴呆容大美叮當馮歡折券負逆負性輔職幹船塢剛日個侬貫午官運龜顧海汐核考和玉火葫蘆解囊傑秀巾帼丈夫濟弱鋤強舊調重彈考述口角春風扣盤扪燭寬大連纖流芳百世禮先壹飯镂章路警爐眼馬刀脈散麻力芒芠媒定門選面幕命中注定摸黑兒青草瘴囚梁繞朝鞭商籍韶雅審稿生查子實拍俟分台屏唐鼠天塹通質婉娜效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