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金色虎首形鋪首。 唐 薛逢 《宮詞》:“鎖銜金獸連環冷,水滴銅龍晝漏長。”
(2).指獸形的香爐。 宋 張耒 《秋蕊香》詞:“簾幕疎疎風透,一線香飄金獸。” 明 劉基 《望江南》詞:“金獸有煙飛不起,玉蟲無燄翳還明。” 清 龔自珍 《莺啼序》詞:“殘年半銷金獸,啟朱簾瑣戶。”
(3).銅鏡上獸形花紋。 清 陳維崧 《虞美人·詠鏡》詞:“香奩涼鑑蟠金獸,背壓蛟螭鈕。”
(4).古台名。 漢 建安 十八年, 曹操 建于 邺城 西北。 宋 趙令畤 《侯鲭錄》卷六:“三臺者, 陸翽 《鄴中記》雲: 魏武 於 鄴城 西北立三臺,中名 銅雀 ,南名 金獸 ,北名 冰井 。”
“金獸”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背景理解:
獸形香爐
古代詩詞中常指獸形銅制香爐,用于焚香。例如宋代張耒《秋蕊香》中“一線香飄金獸”,李清照“瑞腦消金獸”也屬此類用法。香爐造型多為獅、虎等瑞獸,兼具實用與辟邪寓意。
門飾鋪首
指宮殿或大門上的金色獸首形門環底座,如唐代薛逢《宮詞》“鎖銜金獸連環冷”即描述此類裝飾。
銅鏡紋飾與古台名
少數文獻提及金獸亦指銅鏡上的獸形花紋,或曹操所建邺城古台名(如《查字典》等工具書收錄)。
1982年出土的漢代金獸(重9100克,含金量99%),其含義與用途存在争議:
“金獸”需分語境解讀:文學中多為香爐或門飾,文物特指漢代豹形金器,兼具實用與象征意義。若需進一步了解南京博物院金獸的考古細節,可參考其特展資料。
《金獸》是一個漢語詞語,漢字拆分的部首是“金”和“獸”,由8個筆畫組成。
《金獸》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在古代,人們相信有一些神奇的動物擁有金色的皮毛或者身體,被稱為金獸。
在繁體字中,金獸的寫法依然用“金”和“獸”組成,但在字形上有一些差異,繁體字的字形更加複雜而繁瑣。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和現代有所不同。對于“金獸”這個詞,過去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但整體上仍然包含“金”和“獸”兩個字形。
1. 他繪制了一副五彩斑斓的畫作,上面描繪着金獸嬉戲的場景。
2. 這座宮殿的頂部雕刻着金獸形象,顯得格外華麗。
3. 傳說中,隻有勇敢的人才能馴服金獸并獲得它們的守護。
組詞:金鱗獸、金翅獸、金甲獸。
近義詞:黃金獸、金色動物。
反義詞:尋常獸、凡夫俗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