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聲的意思、金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聲的解釋

(1).指钲聲。《荀子·議兵》:“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漢書·李陵傳》:“聞鼓聲而縱,聞金聲而止。” 顔師古 注:“金謂鉦也,一名鐲。” 漢 王粲 《從軍詩》之二:“将秉先登羽,豈敢聽金聲。”

(2).指鐘聲。 唐 沉佺期 《同李舍人冬日集安樂公主山池》詩:“興盡方投轄,金聲還復傳。” 宋 蘇轼 《十二琴銘·天球》:“有蔚者桐,僵于下陽之庭。奏刀而玉質,成器而金聲。” 清 金人瑞 《長夏讀杜詩有懷明人法師卻寄二十四韻》:“金聲齊雅頌,玉尺辨毫釐。”

(3).指金石聲。 唐 唐彥謙 《亂後經表兄瓊華觀舊居》詩:“醉中篇什金聲在,别後音書錦字空。” 明 何景明 《贈子言》詩:“腰佩白玉環,手擲金聲賦。” 葉景葵 《<蔽廬叢志>序》:“金聲擲地,誦 左 賦而俗耳頓聰。”

(4).對人聲音的美稱。 明 沉仕 《桂枝香·詠鏡題情》曲:“愛你秋波如練,金聲嬌軟。”

(5).恭敬的聲音。《逸周書·酆保》:“卑位柔色,金聲以合之。” 朱右曾 校釋:“金聲,肅也。”

(6).比喻美好的聲譽。 晉 劉琨 《勸進表》:“玉質幼彰,金聲夙振。” 唐 盧綸 《送黎燧尉陽翟》詩:“玉貌承嚴訓,金聲稱上才。”

(7).指聲譽傳播。 王國維 《觀堂集林·<國學叢刊>序》:“二 劉 金聲於 隋 代, 孔 賈 玉振於 唐 初。”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金聲”一詞在漢語中具有豐富的内涵,主要可從以下角度進行解釋:


一、本義:金屬樂器的聲音

指鐘、磬等金屬打擊樂器發出的清越聲響,常用于形容莊重或悅耳的聲音。

例證:

《孟子·萬章下》雲:“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

——朱熹注:“金,鐘屬;聲,宣也。”

來源:《孟子集注》(中華書局點校本)


二、引申義:文章言辭的铿锵有力

比喻文章、言辭如金石之聲般铿锵有力,富有感染力與權威性。

例證:

劉勰《文心雕龍·原道》:“金聲玉振,雕琢性情。”

來源:《文心雕龍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三、文化象征:禮樂與權威的象征

古代禮樂制度中,“金聲”代表儀式開端(擊鐘)或權威宣告,與“玉振”(擊磬收尾)并稱,象征禮樂文化的完整性。

例證:

《周禮·春官·鐘師》:“掌金奏。”鄭玄注:“金奏,擊金以為奏樂之節。”

來源:《周禮注疏》(北京大學出版社整理本)


四、特殊用法:科舉時代的揭榜信號

明清科舉放榜時以敲鐘宣告結果,故“金聲”代指登科喜訊。

例證:

《儒林外史》第七回:“學道三場已畢,金聲玉振,榜發有名。”

來源:《儒林外史會校會評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 釋義:①鐘磬之聲;②喻文章優美;③科舉揭榜信號。
    • 出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 強調“金聲玉振”的文化哲學内涵。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紙質權威出版物以符合學術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金聲”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解釋。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指钲聲(軍事信號)
    古代戰争中,“金聲”指钲(一種金屬打擊樂器)發出的聲音,用于指揮軍隊撤退或停止行動。
    例句:《荀子·議兵》提到“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漢書·李陵傳》中亦有類似記載。

  2. 指鐘聲或金石聲
    可形容鐘聲的洪亮悠揚,也比喻文辭如金石般铿锵有力。
    例句:蘇轼《十二琴銘·天球》中“成器而金聲”,形容琴音清越;明人詩作以“金聲”比喻文章擲地有聲。

  3. 對人聲音的美稱
    形容聲音高亢悅耳,如歌聲、朗誦聲等。
    使用場景:明代《桂枝香·詠鏡題情》用“金聲嬌軟”描述柔美嗓音;現代多用于贊美演講者或音樂家。

  4. 比喻美好的聲譽
    引申為品德高尚、聲名遠播。
    例句:《逸周書》中“金聲以合之”暗含恭敬之意;《蔽廬叢志》序言以“金聲擲地”贊譽文采。

二、使用提示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典故,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詞典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逼占操刀必割策反倡義誠谛吹竹彈絲邨寺燈人兒等閑地線對號惡金遏雲歌梵聲飛白分泥負傭剛犷鋼鐵灌澡跪禱鼓師杭颍賀雙星鵍鷒話賬焦盡角刃節飲急驟淃漣垃圾箱遼甯六宮漉酒履坦麥屑明鏡南箕北鬥盤筵竅坎樵蘇失爨凄怅怯餒秦醉群靈人生若寄弱口塞白身田世界觀十手争指衰遲伺機俗塵所向風靡團費違時絶俗詳試下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