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人心因推進而高舉向上。《莊子·在宥》:“人心排下而進上,上下囚殺。” 郭象 注:“排之則下,進之則上,言其易搖蕩也。” 陳鼓應 今注:“人心,壓抑它就消沉,推進它就高舉。”
(2).猶上進。 康有為 《大同書》丙部:“夫人必有希望之心,乃有進上之志。”
(3).提高;發展。《漢書·食貨志上》“三考黜陟,餘三年食,進業曰登” 顔師古 注引 漢 鄭玄 曰:“進上百工之業也。或曰進上農工諸事業,名曰登。”
(4).進獻。《敦煌變文集·葉淨能詩》:“便過其江,取得仙藥,進上皇帝。” 宋 範鎮 《東齋記事》卷一:“ 天聖 三年, 漢州 德陽縣 均渠鄉 民 張勝 家,析木有‘天下太平’字,因進上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促織》:“撫軍大悅,以金籠進上,細疏其能。”
“進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解釋,綜合權威來源可歸納如下:
人心因推進而高舉向上
指人的心态因外部推動或内在激勵而變得積極向上。這一解釋源自《莊子·在宥》中的“人心排下而進上”,描述人心易受外界影響,壓抑則消沉,推進則昂揚的狀态。
上進、進取
表示追求進步或提升自我。例如康有為在《大同書》中提到的“夫人必有希望之心,乃有進上之志”,強調人需有志向才能實現發展。
提高或發展
用于描述事物或能力的提升,如《漢書·食貨志》中“進上百工之業”,指工藝水平的進步。
進獻
指向上級或尊貴者呈獻物品,常見于曆史文獻或禮儀場景。例如“進上貢品”等用法。
補充說明:
建議進一步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籍原文(如《莊子》《漢書》)了解更詳盡的例證。
《進上》是一個成語,意為逐漸提高、前進、進步。它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個領域上取得了更高的成就,達到了更高的水平。
《進上》的部首是辶(辵),拆分後的筆畫數是9畫。
《進上》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詩經·小雅·車舝》:“獸蠱之子,未有家妻。進逢我室,我将迎禍。”這裡的“進逢”可理解為進步、提高。
在繁體字中,“進上”為「進上」。
古時候漢字“進上”寫作「進上」,部分由于行書、草書等字體演變,字形存在一些差異,但整體仍然保持相似的寫法。
1. 他通過勤奮努力,終于成功「進上」了公司的高層。
2. 學習是一條「進上」的道路,隻有不斷努力,才能取得進步。
組詞:進步、進取、進階。
近義詞:進步、上升、提高。
反義詞:退步、退下、倒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