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漚浮釘的意思、金漚浮釘的詳細解釋
金漚浮釘的解釋
金飾的浮漚釘。浮漚釘,門上裝飾的釘狀突起物。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嬌娜》:“入其家,則金漚浮釘,宛然世族。” 何垠 注:“金漚浮釘,《演繁露》: 公輸班 見水中蠡,遂象之立於門戶,所謂釘也。《義訓》曰:飾金謂之鋪,浮謂之漚,今俗謂之浮漚釘也。”亦稱“ 金釘浮甌 ”。《冷眼觀》第十五回:“至則金釘浮甌,宛然甲第。”
詞語分解
- 金的解釋 金 ī 一種化學元素,符號Au,原子序數,黃赤色,質軟:黃金。金子。金筆。 金一類的,具有光澤、延展性,容易傳熱和導電的固體的通稱(汞除外)。:金屬。五金(舊指金銀銅鐵錫)。合金(兩種或多種金屬混合而
- 釘的解釋 釘 (釘) ī 竹木、金屬制成的呈條形的、可以打入他物的東西:釘子。釘錘。斬釘截鐵。 緊跟着不放松:釘梢(同“盯梢”)。 督促,催問:釘問。 釘 (釘) ì 把釘或楔子打入他物,把東西固定或組合起來
網絡擴展解釋
“金漚浮釘”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jīn ōu fú dīng,主要用于形容古代建築或富貴人家門上的裝飾性結構。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字面含義:
- 金漚:指用金屬(多為銅或鎏金)制成的裝飾物;
- 浮釘:指門上凸起的釘狀物,形似水面的氣泡(“浮漚”即水泡)。
整體可理解為“門上裝飾的金色凸起釘狀物”。
2.來源與典故
- 起源:
據清代學者何垠注解,這種設計靈感源自公輸班(魯班)觀察水中螺殼的形态,模仿其形狀制成門釘,兼具實用與裝飾功能。
- 文獻記載:
《演繁露》中提到“浮漚釘”為門釘的别稱,《義訓》則進一步解釋“飾金謂之鋪,浮謂之漚”,說明其名稱與材質、形态相關。
3.裝飾作用與文化象征
- 功能:
古代富貴人家常在宅門、宮門上使用“金漚浮釘”,既加固門闆結構,又彰顯身份地位。釘數多寡與等級相關,如帝王宮殿用九路(九顆)或更多。
- 文學引用:
蒲松齡《聊齋志異·嬌娜》中“金漚浮釘,宛然世族”一句,即以門釘的華麗暗喻世家大族的顯赫。
4.現代應用與演變
- 存續形式:
如今在故宮、寺廟等古建築的門上仍可見類似裝飾,但多為曆史遺存或仿古設計,已無實際等級區分功能。
“金漚浮釘”是古代建築中兼具實用與象征意義的門飾,通過材質、形态反映社會等級與審美文化。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建築實例,可參考《聊齋志異》或故宮建築相關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金漚浮釘是一個漢字詞組,此詞的意思是指金屬制品表面由于長時間的摩擦、磨損或者腐蝕而形成的一層潤滑薄膜。下面為您詳細介紹金漚浮釘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金 (金屬):屬于金屬部首,由8畫構成;
- 漚 (浸泡):屬于水部首,由8畫構成;
- 浮 (在液體中漂浮):屬于水部首,由10畫構成;
- 釘 (用金屬制作的尖頭物件):屬于金屬部首,由10畫構成。
來源:
金漚浮釘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小說《西遊記》第十三回《三島家幸強丈,寶林家救女還家》中的一句話:“于是八戒取出浮釘,漫裹了漚飯,又染了油,吩咐行者好生斟酌。”在這裡,浮釘指的是豬八戒用來漚飯的一種金屬制品。
繁體:
金漚浮釘的繁體寫作「金漬浮釘」。
古時候漢字寫法:
金漚浮釘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金澹浮釘」。
例句:
他用金漚浮釘塗抹在門鎖上,使門鎖更加順滑易開。
組詞:
以下是金漚浮釘的一些相關組詞:
- 金屬
- 漚飯
- 浮動
- 釘子
近義詞:
以下是與金漚浮釘意思相近的詞語:
- 潤滑
- 光滑
- 潤澤
反義詞:
以下是與金漚浮釘意思相反的詞語:
- 粗糙
- 生澀
- 磨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