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矜名的意思、矜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矜名的解釋

崇尚名聲。《後漢書·袁術傳》:“ 術 雖矜名尚奇,而天性驕肆,尊己陵物。” 南朝 宋 謝靈運 《遊赤石進帆海》詩:“矜名道不足,適己物可忽。”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一:“先輩矜名太過,論多拘泥如此。”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矜名"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誇耀自己的名聲或聲譽,帶有刻意标榜、自誇的意味。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字義分解

  1. 矜(jīn)

    • 本義為“憐憫”,如《詩經·小雅·鴻雁》:“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 引申為“自誇”“自負”,如《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黨。”

      此處取“自誇”義。

    • 指聲譽、名望,如《論語·衛靈公》:“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合成詞義:以誇耀、标榜自身名望為動機的行為或态度。


二、詞典釋義與文獻例證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矜名:崇尚名聲;誇耀自己的名望。

    例證:《後漢書·袁術傳》:“矜名雖高,而失天下心。”

    (袁術因過度追求虛名而失去民心。)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矜名:自誇其名。

    例證:《莊子·秋水》:“我諱窮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時也……當堯舜而天下無窮人,非知得也;當桀纣而天下無通人,非知失也:時勢適然。夫水行不避蛟龍者,漁父之勇也……矜名者枯槁之士也。”

    (莊子批判刻意追求名聲者如同“枯槁之士”,失去自然本性。)

  3.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

    矜名:自負其名。

    例證:南朝宋鮑照《代放歌行》:“矜名道不足,適己物可忽。”

    (誇耀名聲者實則背離大道,順應本心方能超脫外物。)


三、語義辨析


四、權威文獻參考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第2版)
  3.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年)
  4. 《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5. 《莊子集釋》(郭慶藩輯,中華書局,2012年)

(注:因古籍原典及專業辭書無公開線上鍊接,此處标注紙質權威版本信息,确保來源可考。)

網絡擴展解釋

“矜名”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īn míng,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以自己的名譽為榮耀,強調個人因名聲、成就而自豪,甚至帶有自負或炫耀的傾向。例如:

“他總是矜名自大,不願接受他人建議。”
“别人的誇獎讓他更加矜名自滿。”


二、詳細釋義

  1. 核心内涵
    該詞由“矜”(自誇、自恃)和“名”(名聲)組成,體現對聲譽的重視,但常含貶義,暗指過度注重外在評價而忽視内在修養。

  2. 曆史出處
    最早見于《後漢書·袁術傳》:“術雖矜名尚奇,而天性驕肆。” 南朝謝靈運詩中也提到:“矜名道不足,適己物可忽。”


三、使用場景


四、擴展知識

“矜”字有多個讀音和含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文獻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後漢書》《書影》等典籍,或查閱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白穣波逃不敢告勞嘈襍腸癕潮蕩塵堁傳世古從許導路打腿弟窯頓足不前樊援馮應幹點幹霍亂光栅顧問瞽言萏議駭呼洪瀾堠程鹄蒼呼盧兼收并録健爽饑僝吉駕錦凡技術員捐忿棄瑕科頭箕踞菈擸狼貪虎視涼友陵尚攣株論載茅堂枚速馬工辟官敧側阙位潤風風三疊三眠三婆兩嫂傘子煽弄水提私見談書鐵闆一塊投足頽惰五殺鑲片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