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美盡善”是一個漢語成語,與“盡善盡美”同義,均表示事物極其完善、美好,達到完美無缺的境界。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該成語形容事物在形式和内容上都達到極緻的美好與完善,強調“完美到沒有一點缺點”。例如《論語》中孔子評價《韶》樂“盡美矣,又盡善也”,而《武》樂“盡美矣,未盡善也”,即通過對比說明兩者的差異。
出處與典故
源自《論語·八佾》,孔子在讨論音樂時提到:“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這裡“美”指藝術形式,“善”指思想内容,孔子認為《韶》樂形式與内容俱佳,而《武》樂形式雖美,内容卻未達理想境界。
近義詞與反義詞
用法與示例
該成語多用于形容對事物或工作的極緻追求。例如:
同義辨析
“盡美盡善”與“盡善盡美”可互換使用,均強調完美無缺,但後者更為常見。現代語境中,多用于表達對品質、成果的高标準要求。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論語》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的詳細解析。
“盡美盡善”是一個成語,形容事物達到了最完美、最優秀的境地。
盡(辶+⺍):表示走盡、盡力
美(羊+大):表示心靈美、外貌美
盡(辶+⺍):表示走盡、盡力
善(士+口+一):************、善于
“盡美盡善”最早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意思是說水這種柔弱的東西能夠攻克堅固的東西,因為它具備柔軟的特性,不易遭到破壞。盡美盡善一詞通過這句話演化而來,取義于無所不美、無所不善。
儘美儘善
盡美盡善
他的演講簡直盡美盡善,沒有任何瑕疵。
盡善盡美、人人盡善、盡善盡美等。
完美無瑕、絕妙非凡、無懈可擊等。
瑕不掩瑜、參差不齊、毛糙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