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金屬制成的器具。《墨子·雜守》:“寇近,亟收諸離鄉金器,若銅鐵。”《淮南子·本經訓》:“土事不文,木工不斵,金器不鏤。”
(2).金質器物。 宋 周必大 《玉堂雜記》卷下:“禦前列金器如硯匣、壓尺、筆格、糊闆、水滴之屬,幾二百兩,既書除目,隨以賜之。” 茅盾 《微波》:“這裡頭還有 李太太 和少奶奶的金器。”《蘇州雜志》1990年第4期:“ 若若 的生母死時将一批金器交給 若若 的外婆的,并千叮萬囑,不管怎樣,金器要跟 若若 。”
“金器”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基本含義
指金屬制成的器具,或特指黃金材質的器物。這一概念既包含廣義的金屬制品(如銅、鐵等),也專指黃金打造的貴重物品,常象征財富與珍貴性。
曆史與文獻中的用法
文化與社會意義
金器常被用作通神靈物(如金沙遺址出土的金器與玉器共存),或象征身份地位(如古代賞賜制度)。
例句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考古案例,可查閱《墨子》《淮南子》等古籍,或參考金沙遺址相關研究。
《金器》是指用金制作的器物,一般指古代的金飾品或金制的用具。
《金器》一詞由“金”和“器”兩個部分組成。
其中,“金”字的部首是“金”,它是由金屬元素代表的財富、珍貴的事物。它的筆畫數為8。
而“器”字的部首是“口”,它是指盛物的容器,代表着用于日常生活或儀式的各種器物。它的筆畫數為8。
《金器》這個詞來源于漢語,屬于現代漢語詞彙。
在繁體中,用“金器”這個詞仍然是以簡體為主,沒有特定的改變。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金器”的寫法與現代基本一緻。目前沒有發現過與現代寫法有較大差異的古代“金器”字樣。
1. 他那精美的金器展示了古人的高超工藝。
2. 這座墓中出土了大量珍貴的金器。
3. 他收藏了許多古代金器。
組詞:金屬、金杯、金戒指、金項鍊。
近義詞:黃金飾品、金飾品、金制品。
反義詞:銀器、銅器、木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