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謹守戒律。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6*解三·慧遠》:“既而謹律息心之士,絶塵清信之賓,并不期而至,望風遙集。”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謹律漢語 快速查詢。
“謹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謹守戒律”,多用于描述對規則、戒律的嚴格遵守。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謹慎、嚴格地遵守戒律或規範,常見于宗教、修行等語境。例如南朝梁慧皎《高僧傳》中提到“謹律息心之士”,即指恪守戒律、潛心修行的僧人。
字義拆分
文獻例證
最早見于南朝梁慧皎《高僧傳·義解三·慧遠》:“既而謹律息心之士,絶塵清信之賓,并不期而至,望風遙集。”
宋代範浚詩句“誰雲不拘教,心實謹律度”也體現了該詞的用法。
現代語境
現多用于強調對規則、道德或信仰的嚴格遵守,如“謹律修身”“謹律行事”。
“謹律”融合了“謹慎”與“戒律”的雙重含義,既體現态度上的嚴肅認真,也指向行為上的自我約束。其曆史用例多與宗教修行相關,現代可擴展至對各類規範的恪守。
《謹律》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包含“謹”和“律”兩個部分。下面将對該詞的部首和筆畫進行拆分。
“謹”的部首是言,它的筆畫數目是9畫;而“律”的部首是彳,并且它的筆畫數目是8畫。
“謹律”一詞來源于漢語,是翻譯成英文後所得到的結果。在繁體字當中,“謹律”是以「謹律」的形式寫的。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而在古代的寫法中,“謹律”可能會以另一種外形和組合方式來表達它的含義。
以下是幾個使用“謹律”的例句:
1. 我們應當遵守公司的《謹律》,以确保工作按照規定進行。
2. 在學校裡,學生們需要遵守校規,保持《謹律》的行為。
下面是使用了含有“謹律”的一些組詞:
1. 謹慎:指行事謹慎小心,不隨意行動。
2. 律己:指按照規律自律,約束自己的行為。
這裡是幾個與“謹律”相關的近義詞:
1. 守紀律:指遵守規定、守法紀。
2. 講秩序:指維護規範,注重秩序。
以下是一些與“謹律”意義相反的反義詞:
1. 敷衍了事:指做事不認真負責,敷衍塞責。
2. 違規:指違反規定、不守紀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