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時 廣州 順德 農村女子結社的名稱。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金蘭會》:“ 廣州 順德 村落女子,多以拜盟結姊妹,名金蘭會。女出嫁後歸寧,恒不返夫家,至有未成夫婦禮,必俟同盟姊妹嫁畢,然後各返夫家。若促之過甚,則衆姊妹相約自盡。”
“金蘭會”一詞有兩層含義,需結合曆史背景和成語文化綜合理解:
作為成語,“金蘭會”源自《易經》中“金蘭之交”,形容朋友間如金子般珍貴、蘭花般高潔的情誼。其中“金”象征永恒與珍貴,“蘭”代表高雅與純潔,合指親密無間、相互信任的深厚友誼。
在19世紀的廣州順德地區,“金蘭會”是農村女性自發組織的結社團體,具有特定社會意義:
如今“金蘭會”更多用于形容深厚友誼(如“義結金蘭”),而曆史上的結社行為已隨社會變遷消失。其核心“團結互助”的精神仍被引用,但不再具有舊時的極端表現形式。
提示:若需了解更詳細的曆史文獻(如《兩般秋雨盦隨筆》原文),可參考、4、6等來源。
詞義:《金蘭會》是一個成語詞組,意為親密的朋友之間結成的友誼組織。
拆分部首和筆畫:《金蘭會》的拆分部首是金(金字旁)和蘭(蘭字旁),金的筆畫數為8,蘭的筆畫數為10。
來源:《金蘭會》這個詞的來源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兄弟情義有關。兄弟情義是中國古代社會中非常重要的價值觀,在民間傳說和戲曲中經常出現。《金蘭會》則是以金和蘭作為象征,表達了朋友之間深厚的情誼。
繁體:《金蘭會》的繁體字寫作「金蘭會」。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時候,漢字寫法和現代略有不同。《金蘭會》可以寫作「金蘭會」或「金蘭會」。
例句:他們從小一起長大,經曆了許多困難和挑戰,所以他們一直是金蘭會。
組詞:金字、蘭花、會員、會議。
近義詞:金玉良言、金友玉昆。
反義詞:敵人、仇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