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呈請在上者過目。《明史·職官志二》:“立正本、副本、貯本以備進覽。” 清 鈕琇 《觚賸·秦将禮客》:“凡削稿進覽,必候其升坐,面無忤色,始從屏後轉出,逡巡捧紙置案,肅然退立。” 清 吳振棫 《養吉齋馀錄》卷八:“ 湯文正 侍直時, 聖祖 命録詩文進覽。”
“進覽”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jìn lǎn,其核心含義為呈請上級或地位較高的人審閱、過目,主要用于古代官方或正式場合的文書往來。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指下級将文書、稿件等呈遞給上級審閱,強調“由下至上”的恭敬态度。例如《明史·職官志二》提到“立正本、副本、貯本以備進覽”,說明古代官方文書的副本需專門留存以供上級查閱。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曆史文獻中,描述臣子向君主、下屬向上級遞交文件的行為。如清代鈕琇《觚賸·秦将禮客》記載:“凡削稿進覽,必候其升坐,面無忤色,始從屏後轉出……”,體現了嚴格的禮儀規範。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明史》或清代筆記類史料。
進覽(jìn lǎn)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進”字的部首是辶,總筆畫數為11;而“覽”字的部首是見,總筆畫數為11。
“進覽”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進字和覽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進字的古代寫法是進,覽字的古代寫法是覧。
以下是一些關于“進覽”的例句:
1. 小明進覽了一個博物館,學到了許多關于曆史的知識。
2. 這本書提供了大量有關藝術的進覽資料。
3. 進覽這個展覽,你會看到很多驚豔的藝術作品。
與“進覽”相關的組詞有:進博、進修、進程、覽看等。
與“進覽”近義詞有:參觀、浏覽、查看等。
與“進覽”反義詞有:退出、留下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