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堆土成山時增加一筐土。 晉 陶潛 《贈長沙公》詩:“進簣雖微,終焉為山。” 元 傅若金 《題<雲厓圖>》詩:“寄言為山者,進簣庶可及。”
“進篑”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引申意義,主要源自古代典籍。其詳細解釋如下:
“篑”的本義
“篑”(kuì)指盛土的竹筐,如《尚書·旅獒》雲:“為山九仞,功虧一篑”,意為堆九仞高的山,因差最後一筐土而未能完成。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01561-1)
“進”的涵義
“進”在此語境中表示“添加”“堆疊”,強調積累的過程。
“進篑”的字面含義是“添加一筐土”,後引申為: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ISBN 978-7-101-03117-3)
典故出自《尚書·旅獒》:
“不矜細行,終累大德。為山九仞,功虧一篑。”
此處強調小事不慎可能毀全局,“進篑”的反向表達“虧一篑”更凸顯其臨界意義。
來源:《尚書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
現代漢語中,“進篑”多用于警示性語境: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注:因古籍文獻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紙質權威辭書版本信息以符合要求。)
“進篑”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來源中存在一定差異,需結合權威資料綜合分析:
“進篑”讀作jìn kuì,本義指堆土成山時增加一筐土,比喻通過微小積累逐步完成大事。該詞源自《尚書·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篑”的典故,強調積累的重要性。
文學引用:
易混淆概念:
部分資料(如)誤将“篑”讀作zhuì,解釋為“陷入困境”,但根據《漢語大詞典》及權威辭書,“篑”僅讀kuì,指盛土的竹筐,與困境無關。
該詞與成語“功虧一篑”形成對比:“進篑”強調積累的積極過程,而“功虧一篑”則警示最後一步的缺失可能前功盡棄,二者共同體現古人對于量變與質變的辯證思考。
建議結合古典文獻用例理解其語境,避免混淆字形或讀音導緻的誤釋。
礙難從命保完杯桊杯樓邊騎賓校陳列赤厄斥幽尺瑜寸瑕出力初霜辭情觝觸多羅葉奪轉繁體字霏霙诽怨輔币甘壤桄桔扢搭搭瑰秘還軍徽欽夾漈先生绛天旌色井宿謹素極笑駿彩钜卿靈眸領納胪舉嫚臧暝涬泥工晴雨計禽息鳥視铨第人不聊生人迹慴服身名兩泰實數厮吵潭井貼典鐵人外傾嵬然文房四物輼辌毋已下得去憲命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