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矜絜的意思、矜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矜絜的解釋

慎重拘謹。《後漢書·寇榮傳》:“性矜絜自貴,於人少所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矜絜(jīn jié)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由“矜”與“絜”二字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以清廉自持而表現出高傲的态度,多含貶義。以下是具體解析:


一、字義分解

  1. 矜(jīn)

    • 本義為“自誇”“自負”,引申為“驕傲”“矜持”。
    • 《說文解字》:“矜,矛柄也。”後假借為“自恃”之義,如《論語·衛靈公》:“君子矜而不争。”

      來源:《漢語大詞典》 “矜”字條。

  2. 絜(jié)

    • 通“潔”,意為“潔淨”“清廉”。
    • 《莊子·人間世》:“絜之百圍,其高臨山。”此處“絜”指度量,後引申為品行高潔。

      來源:《辭源》 “絜”字條。


二、整體釋義

矜絜形容人因自恃品行高潔而表現出孤高傲慢的态度,隱含對他人輕視或刻意标榜清高的貶義色彩。

典型用例:

《明史·海瑞傳》:“瑞生平矜絜自持,然性偏激,好忤物。”

(海瑞一生以清廉自矜,但性格偏激,常與人沖突。)

來源:《明史·卷二百二十六·海瑞傳》。


三、古典文獻中的用法

  1. 批判虛僞清高

    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批評文人:“矜絜者飾廉而實營私。”

    (标榜清高者表面廉潔實則謀私。)

    來源:《文史通義·内篇》。

  2. 描述性格缺陷

    《清史稿》評官員:“性矜絜,少容人過,故僚屬多畏之。”

    (性格清高自負,難容他人過失,因此同僚多畏懼他。)

    來源:《清史稿·列傳九十七》。


四、現代漢語中的演變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但“矜”與“潔”的獨立含義仍保留。其貶義内核與當代詞彙“清高自許”“孤芳自賞”相近,多用于批判性語境。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矜絜”是一個由“矜”和“絜”組成的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兩字的解釋綜合分析:

1.基本含義

2.詞義解析

3.使用注意

4.文化背景

若需進一步探究詞源或使用實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陂池邊罅并發症薄海不經懷采組樘柱馳夫抽胎換骨淳華觸事面牆翠藍旦明單弦兒點校滴滴答答地壘頂門東…西…訪宇泛浸蚹蠃貢書聒亂華萼歡悰黃昏子呼儆津流駿穩空心架子掠役了斷立命安身淩忽流絢陸皮旅竄邁往門箋鬧嚣叛離遷蝗青角擒執其實不然散音舢闆神清骨秀勢必收受鎖邊速朽貪多嚼不爛蹄角文痞霧疊污俗相承協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