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津濟的意思、津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津濟的解釋

(1).渡口。 南朝 宋 顔延之 《北使洛》詩:“ 伊 穀 絶津濟,臺館無尺椽。”

(2).指航道。《百喻經·殺商主祀天喻》:“如彼商賈将入大海,殺其導者,迷失津濟,終緻困死。”

(3).渡河。《逸周書·大匡》:“於是告四方遊旅,旁生忻通,津濟道宿,所至如歸。”《北史·韋孝寬傳》:“然彼 五門 ,尤為險要, 陳 人若開塘放水,即津濟路絶。”

(4).救助;接濟。 南朝 梁簡文帝 《大6*法頌》:“九有傾心,十方草靡,如憑津濟,鹹賴歸依。”《元典章·戶部五·家財》:“ 楊阿馬 稱乞将亡夫財産分付,情願将一分軍役,依例津濟當軍之人。”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津濟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津濟”是一個多義詞語,其含義根據語境有所不同,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組合
    由“津”(渡口/水面)和“濟”(渡船/救助)組成,本義指通過渡口過河,後引申為互助救濟。

二、詳細釋義

  1. 名詞:渡口或航道

    • 指具體的水路交通節點,如:“伊穀絶津濟,臺館無尺椽”(南朝顔延之詩句)。
    • 例句:鐵路線“津濟”指天津至濟南段(的例句)。
  2. 動詞:渡河

    • 表示跨越水域的行為,如《北史》記載:“陳人若開塘放水,即津濟路絕。”
  3. 抽象意義:救助與接濟

    • 強調社會或人際間的互助精神,如《元典章》載:“依例津濟當軍之人”。

三、文化内涵
作為成語時,“津濟”常比喻困境中的相互扶持,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中“同舟共濟”的價值觀(特别強調這一層比喻義)。

引用說明:以上解釋綜合了詞典釋義、曆史文獻用例及現代語境,需注意不同文獻中的具體用法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津濟(jīn jì)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彙。它的首字部首是水(氵),次字部首是贲(貝),總共有13個筆畫。津濟的意思是指潛在危險或困境中給予援助和幫助。津濟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尚書》和《禮記》等古代文獻。在繁體漢字中,津濟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多次演變。古時候,津濟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由于缺乏相關文獻記載,我們無法确切知道古代津濟的具體字形。但是,隨着曆史的演進,字形逐漸規範化,現代的津濟寫法已經成為通行的标準。 以下是一些關于津濟的例句: 1. 在災難面前,我們要互相津濟,共渡難關。 2. 在朋友們的津濟下,他渡過了最困難的時刻。 3. 津濟是人類情感和道德的體現。 津濟可以和其他詞彙組成新的詞語,比如津潤、濟世、津貼等等。津潤表示通過溫柔細心來幫助别人;濟世表示為了幫助其他人而從事公益事業;津貼表示根據需要給予的補貼或援助。 與津濟相近義的詞彙有慈善、救濟、救援等。這些詞彙都強調在困難或危險中給予幫助和援助。 津濟的反義詞是漠視、冷漠、無情等。反義詞表達了對于他人困境的忽略和無視。 總之,津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詞彙,它代表着人們在困難或危險中互相幫助和援助的精神。它激勵着人們成為更好的社會成員,關心他人并伸出援助之手。無論是個人關系還是社會責任,津濟都是一種可貴的品質。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