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示自己直接行動。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十二》:“今太府皆廢閣不行,而獨垂念一寒賤之士,不由學校推舉,逕自批行,某何敢自愛而不成全其美政乎?”《古今小說·裴晉公義還原配》:“ 唐璧 那裡肯收這錢去,逕自空身回了。”
“迳自”是“徑自”的異體寫法,二者含義完全相同,但現代漢語中更常用标準寫法“徑自”。其核心含義為:
徑自(迳自)
表示一個人未經商議或未按常規程式,直接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常帶有不考慮他人感受或打破常規的意味。
用法特點
例句對比
常見誤寫
因“迳”是“徑”的異體字,部分場合可能寫作“迳自”,但正式文本建議使用“徑自”。
若需進一步辨析近義詞(如“擅自”“私自”),可補充說明。
拆分部首和筆畫:迳(辶/辵,八畫)+ 自(自身,自己)(132畫)
迳自,引申為“徑直自行”,即直接去做某事,不經過他人指導或幹預。
來源:《說文解字》中解釋為“直行,不借他舉也”,表示不依賴他人,直接去做。
繁體:逕自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迳是從辵(辶)部,自是一個獨立的字。
例句:
1. 他聽了我的建議後,迳自去實施了。
2. 這個孩子有着迳自的性格,從小就喜歡獨立完成任務。
組詞:迳行、自行迳之、自主、自力更生。
近義詞:自行、獨自、自己。
反義詞:依賴、依靠、依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