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直;竟然。 郭沫若 《北伐途次》十九:“我們雖然時常在一道,他和我竟直可以說沒有直接談過一次話。”
“竟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竟直(拼音:jìng zhí)表示“簡直;竟然”,用于強調事情的結果或狀态超出預期,帶有驚訝或感歎的語氣。例如郭沫若在《北伐途次》中寫道:“我們雖然時常在一道,他和我竟直可以說沒有直接談過一次話。”。
“竟直”多用于書面或文學表達,通過結合“竟”的意外性和“直”的強調性,傳遞強烈的語氣。需注意語境,避免與“徑直”(指直接行動)混淆。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法,可參考等來源。
竟直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多個意思。它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行為或态度坦誠直接,毫不矯揉造作。同時也可以表示事情發展出乎意料,超出預期。
竟直的部首是立字旁,常用的筆畫數為18劃。
竟直的來源比較複雜。最早出現在《左傳》中,意為正直、坦率。後來經過演變,逐漸發展出引申義。傳到現代時,竟直的含義更多地與意外、意料之外的情況相聯繫。
在繁體字中,竟直與簡體字沒有變化。它們用相同的字形表示。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竟直的寫法和現代略有不同。具體而言,古代寫法在外形上更加繁複。比如,"竟"字旁邊多畫了一道橫線。
1. 他的竟直性格讓人敬佩。
2. 竟直的回答讓我感到意外。
組詞:竟然、直追、直率。
近義詞:直截了當、坦率、坦誠。
反義詞:謹慎、矯揉造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