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夜,夜三更時。《陳書·後主紀》:“申旦凝慮,景夜損懷。”景,一本作“ 丙 ”。
“景夜”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景夜”指丙夜,即夜三更時(23:00至次日1:00)。古代将夜晚分為五更,丙夜對應第三更,又稱“子夜”或“半夜”。
總結來看,“景夜”屬于生僻古語,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文獻或文學創作中。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陳書》原文及漢字通假研究。
《景夜》是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用來形容夜晚的美景和風景。這個詞常用于詩歌或文學作品中,用來表達夜晚的美麗和寂靜。
《景夜》的拆分部首是「日」和「夕」。其中,「日」是指太陽,「夕」是指傍晚的意思。
《景夜》的總筆畫數為15畫。其中,「景」字擁有12畫,「夜」字擁有3畫。
《景夜》是一個漢語詞語,源自于中文文學和詩歌創作。它通常用來描寫夜晚的美景和寂靜。
繁體字形為「景夜」,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和現代稍有不同。根據古代字典《說文解字》,古時候的「景」字寫作「景」或「驚」,而「夜」字寫作「夜」或「亱」。
1. 夜半風景如畫,真是一幅美麗的景夜。
2. 在這靜谧的景夜裡,我感受到了内心的甯靜。
1. 夜景:指夜晚的景色。
2. 夜色:指夜晚的顔色或色彩。
3. 景色:指眼前的美麗或壯麗的自然風光。
1. 夜晚:指太陽下山後的時間段。
2. 黃昏:指傍晚的時刻。
3. 暮色:指日落時的顔色。
1. 晨曦:指早晨剛過太陽出來時的時刻。
2. 白晝:指日光下的時間段。
3. 日出:指太陽升起的時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