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彰聘請。《宋書·孝武帝紀》:“來歲可修葺庠序,旌延國胄。”《宋書·禮志三》:“匡飾墳序,引無題之外;旌延寳臣,盡盛德之範。”
“旌延”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搜索結果分析如下:
“旌延”指表彰并聘請,常用于古代官方選拔人才的場景。該詞由兩個單字構成:
該詞最早見于《宋書》:
現代語境中,“旌延”屬于古漢語詞彙,多用于學術或曆史研究領域,日常使用較少。其核心含義仍圍繞“通過表彰實現人才延攬”展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宋書》相關章節或古漢語辭典。
旌延(jīng yán)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旌旗在延伸,指旗幟飄揚的樣子。
旌延由左右兩部分組成,左邊部首為方塊旁,右邊為延字旁,總計12個筆畫。
旌延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篇名《旌旗》中,用以形容旌旗在延伸的樣子。
繁體字為「旌延」。
古時寫作「旌綸」或「旌纭」。
戰場上,戰旗高揚,旌延萬裡。
旌旗、延伸、揚旗、高延
旌旗飄揚、迎風招展
低垂、搖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