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敬香的意思、敬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敬香的解釋

[burn joss sticks piously] 給神佛虔誠地燒香。亦比喻給有權勢的人送禮行賄

詳細解釋

燒香。 郭沫若 《孔雀膽》第三幕:“倒沒有什麼,就是明天往 東寺 敬香的事改在下半天去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敬香”是中華傳統文化中與宗教信仰密切相關的儀式行為,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

敬香又稱上香、獻香,指通過焚燒天然香料(如線香)向神佛、祖先表達虔誠的禮儀。這種行為既包含對超自然力量的尊崇,也承載着祈福消災的願望。

二、宗教内涵

  1. 傳達誠心:通過香煙将祈願傳遞至虛空法界,道教典籍《祝香咒》稱"道由心學,心假香傳",佛教則強調"以香達信"的溝通功能。
  2. 精神象征:
    • 佛教:三支香象征戒、定、慧三學,或代表佛、法、僧三寶
    • 道教:單數香柱(1/3/5支)體現陽數尊貴,如三支香對應天地人三才
  3. 修行警示:燃燒過程隱喻奉獻精神,提醒信徒熄滅貪嗔癡,勤修戒定慧。

三、儀式規範

  1. 香數選擇:主香爐用單數(1/3/5支),1支表平安,3支為常規供奉,5支對應五行
  2. 操作流程:
    • 選完整無斷香,點燃後忌吹滅
    • 雙手舉香齊額,躬身行禮後插入香爐
    • 道教需配合《祝香咒》祝禱

四、文化延伸

在特殊語境中,該詞衍生出向權貴送禮的隱喻義,如郭沫若劇作中的相關描述,但此用法多含貶義,非主流含義。

參考資料說明

本解釋綜合了佛教儀軌、道教典籍、民俗研究等權威文獻,欲了解完整儀式細節可查閱《孔雀膽》等文學作品及宗教儀軌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敬香

敬香是指對神佛或祖先等進行供奉香燭并表達敬意的一種儀式性的行為。敬香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視為對神明或逝去的親人的敬仰和緬懷。

拆分部首和筆畫:

敬(音jìng):宀(寶蓋頭部)+ 又(右手)+ 王(玉器)

香(音xiāng):香(芳香)+ 木(木頭)

來源:

敬香的習俗最早可以追溯至古代祭祀活動。古人認為通過點燃香燭并敬奉給神明、祖先,可以傳達對神明的尊敬之情。隨着時間的推移,敬香的含義逐漸擴展,成為一種表達敬意和祈禱的儀式。

繁體:

敬香(繁體:敬香)。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敬香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根據不同曆史時期和書寫風格的演變,敬香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差異。

例句:

1. 每逢神誕日,人們都會前去寺廟敬香祈福。

2. 她每天早上都會在家中的神龛前敬香禱告。

組詞:

敬仰、敬拜、敬重、敬祖、執香、上香

近義詞:

上香、燒香、祭香

反義詞:

不敬、亵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