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警問的意思、警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警問的解釋

警訊。 清 姚錫光 《東方兵事紀略》:“是日, 鴻章 自會議所歸,途次中 倭 刺客槍彈傷顴創甚, 日本 國主遣醫慰治,警問播 歐 亞 ,議甚沸, 倭 亦懼。”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警問”是一個漢語詞語,根據搜索結果的綜合信息,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傳統釋義(警訊)
    多數權威資料(如、)指出,“警問”指警訊,即具有警示作用的消息或信號。例如清代文獻《東方兵事紀略》中,用“警問播歐亞”描述李鴻章遇刺事件引發的國際輿論震動,強調事件的警示性傳播。

  2. 現代擴展義(警告并詢問)
    部分詞典(如)補充了其作為成語的用法,表示通過警告和追問來追究真相或責任。例如警察在辦案時“警問嫌疑人”,既包含警告意味,也涉及事實核查。

二、實際應用與例句

三、總結

“警問”的釋義需結合語境:

建議查閱《漢典》等權威辭書(、)獲取更規範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警問: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

警問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警”和“問”兩個字組成。它的意思是警戒和詢問。警指提醒、告誡,問指詢問、追問。

警問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警”是由“言”旁和“敬”組成,共11畫;“問”是由“口”旁和“門”組成,共11畫。

警問一詞的來源比較晚,最早見于南朝梁代陸機的《賦蔽田表》:“嚴冬警問,秋風雷雷。遁之以越,追之以黃?”意指在嚴冬時節,警戒和詢問如秋風之雷霆。此後,這個詞逐漸被廣泛使用。

繁體字、古時候漢字寫法

警問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警問」。

古時候漢字寫法中的警問較為簡單,基本與現代寫法保持一緻,沒有明顯變化。

例句

1. 在會議上,警察對嫌疑人進行了嚴厲的警問,希望能夠查清案件真相。

2. 作為家長,我們有責任對孩子進行警問,了解他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情況。

3. 老師對學生錯誤的作業進行了警問,希望他們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加以改正。

組詞

1. 警報:警戒、提醒。

2. 警惕:警戒、警覺。

3. 警戒:戒備、警戒狀态。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警告、提醒、告誡。

反義詞:褒獎、表揚、稱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