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泾渭分明的意思、泾渭分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泾渭分明的解釋

[as different as the waters of the Jinghe and the Weihe] 泾、渭二水,一清一濁,雖合流彙聚,卻清濁分明。比喻是非明了,境界清楚

詳細解釋

亦作“ 涇渭自分 ”。亦作“ 涇渭自明 ”。 泾 渭 二水清濁異流,彙而不混。比喻優劣、是非等非常分明。 唐 李德裕 《劉公神道碑銘》:“遇物而 涇 渭 自分,立誠而風雨如晦。”《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家私》:“他胸中漸漸 涇 渭 分明,瞞他不得了。”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續編小引》:“然詠歌太平,無非聖朝佳話,間有稍關時事者,其 涇 渭 自明。”《玉嬌梨》第十九回:“ 柳生 與小弟有約,相會之期,也不出數日。大家一會, 涇 渭 自分矣。”《小說選刊》1981年第6期:“人物的形象在對比中高低自顯,人物的性格在映襯裡 泾 渭 分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泾渭分明"是一個常用的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指界限清楚、是非分明,比喻人或事物截然不同,不容混淆。以下從詞典釋義、來源、用法等方面詳細解釋:


一、詞典釋義

  1. 本義

    指泾河與渭河在交彙處因清濁差異而界限清晰。渭河水濁,泾河水清(一說渭清泾濁,但主流文獻支持"泾清渭濁"),兩河相彙時清濁不混,形成鮮明分界線。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引申義

    比喻事物界限清晰或是非對錯分明,強調差異的不可調和性。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二、成語來源與典故


三、用法與例句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

    查看詞條(注:此為模拟鍊接,實際請參考紙質或官方電子版)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線上查詢

  3. 《水經注校證》:中華書局,2007年(郦道元原著)
  4. 《杜詩詳注》:中華書局,2015年

五、延伸知識

地理學考據表明,泾渭清濁隨季節、流域環境變化可能逆轉,但成語的文化寓意已脫離自然現象,成為表達"分明對立"的固定修辭。

來源:《中國曆史地理研究》(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泾渭分明”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īng wèi fēn míng,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内容解釋:

1. 基本含義

該成語源自自然現象:泾河與渭河交彙時,因含沙量不同,形成清濁界限分明的景觀。泾河水清,渭河水濁,兩河合流後仍保持清濁不混的狀态。現比喻界限清晰、是非分明,或形容人品、态度的截然不同。


2. 出處與演變


3. 用法與結構


4. 文化意義

成語不僅描述自然奇觀,更被引申為道德判斷标準,強調對是非、善惡的清晰辨别。例如,古人常用其評價人品清濁或處事原則的明确性。


補充說明

實際自然現象中,泾渭兩河的清濁會因季節、降水等因素變化,但成語的比喻義已脫離具體自然現象,成為固定的語言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

闆刀悖慠比類合誼彩氣滄海人朝服陳家巷麤粗打揲膽義雕玉雙聯惇明绋讴鈎餌乖劣扢達寒瓜宏材大略澒澒宦橐觟矢回軍會址忽漭火記肩從齒序家生孩兒家燕井幹獧捷空履連漉吝驕隸人流襟民生凋敝磨害品目繁多皮油錢範青覽阮郎歸散徙森拱少司命誓師雙飛翼水豹水害司候松枝挂劍歎逝偷餒突黑瓦楞紙畏語五金香輪縣師仙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