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樹的一種。花色黃。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箘桂》:“俗呼為木犀。其花有白者名銀桂,黃者名金桂,紅者名丹桂。”
“金桂”一詞的含義可從植物學和文化象征兩個層面進行解釋:
基本屬性
金桂是桂花(木犀屬)的一個品種,學名Olivier Odorant,屬常綠闊葉大喬木,樹高可達15米,樹冠覆蓋面積達400平方米。其葉片厚實、常年翠綠,花朵呈金黃色,花期為秋分至寒露(9-10月),每個花序有5-13朵小花,初開為淡黃,後轉為金黃。
分類與區分
桂花按花色分為三類:金桂(金黃)、銀桂(黃白)、丹桂(橙紅)。其中金桂花香最為濃郁,遠超銀桂和丹桂。
傳統寓意
因“桂”與“貴”諧音,金桂自古象征尊貴與吉祥。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明确記載其分類,奠定了其在傳統文化中的地位。
文學與生活應用
金桂常見于詩詞詠頌,如“金桂飄香,明月皎皎”等句,體現其觀賞與實用價值。其香氣清雅持久,可用于園林綠化、香料制作等。
成語“金桂”喻指功績顯赫、聲名卓著之人,結合“金”的財富象征與“桂”的榮耀寓意,多用于贊美傑出成就。
如需進一步了解金桂的栽培或文化典故,可參考《本草綱目》或園林植物學資料。
《金桂》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彙,它指的是菊花。在中國文化中,菊花象征着清秀、高潔和堅貞不屈的品質。這個詞也有時用于指代金黃色的樹葉。
《金桂》的部首是“木”(mù),它也是表示“木材”或“木頭”的字的基本部首。它的總筆畫數是9畫。
《金桂》的源自于古代詩文中關于菊花的描寫和贊美,後來逐漸成為固定詞彙。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菊花被賦予了高雅、傲骨和堅韌的象征意義。
《金桂》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金檉」。繁體字是漢字的另一種書寫形式,常見于港澳台地區和華人社群。
古代的漢字書寫形式通常與現代有所不同。而《金桂》在古時候的寫法為「金槐」,使用了另一種與現代不同的偏旁部首。
1. 他種了一株金桂,花開時節美麗動人。
2. 這幅畫中,金桂高潔地綻放在山岩間。
1. 金桂糕(指一種以糯米、桂花和糖為原料制成的糕點)
2. 金桂盆(用于盛放金桂或其他植物的盆子)
3. 金桂路(指街道以此命名,可能是因為該街道上有金桂樹)
1. 菊花
2. 金菊
3. 金黃花朵
1. 暗淡
2. 郁郁蔥蔥
3. 無花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