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 金馬門 。亦代指朝廷。 南朝 宋 鮑照 《侍郎報滿辭閤疏》:“ 金閨 雲路,從茲自遠。” 錢振倫 注引 李善 《江淹<别賦>》注:“ 金閨 , 金馬門 也。” 宋 蘇轼 《秧馬歌》:“錦韉公子朝 金閨 ,笑我一生蹋牛犂,不知自有木駃騠。” 金 楊叔玉 《贈答彥文相過之什》詩:“ 金閨 滿鵷鷺,什伯自為偶。” 清 吳偉業 《送沉繹堂太史之官大梁》詩:“多少 金閨 榜墨新,科名埋沒聲華冷。”
(2).閨閣的美稱。 唐 王昌齡 《從軍行》之一:“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裡愁。” 明 無名氏 《霞箋記·養親辭歸》:“公主金閨質自超,重文章慨賜英豪。” 清 鈕琇 《觚賸·蛟橋幻遇》:“邑中金閨之艷,幽谷之姝,徧數止某某三人。”
“金閨”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金閨”作為閨閣的美稱,多用于形容女子居所的高雅或女子本身的美貌、尊貴。例如:
延伸用法
在文學作品中,“金閨”還可指代有才德的女子。如明代《霞箋記》中“公主金閨質自超”,強調其高貴品性。
“金閨”的兩種含義需結合語境區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或文獻背景,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
《金閨》是一個成語,意指官宦之家的女子。“金”表示富貴、顯赫的意思,“閨”指女子的居所,因此,《金閨》指的是官宦家庭中富貴之女。
《金閨》拆分為“金”和“閨”兩個字。其中,“金”的部首是“钅”,具有4畫,“閨”的部首為“門”,有8畫。
《金閨》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鹿鳴之什·關雎》中的“彼日月之與此幾何?”一句。它是由古代文人根據對官宦家庭中的女子的稱謂進行創造的。
《金閨》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金閨」。
在古時候,《金閨》的漢字寫法并沒有太大差異。由于漢字演變的過程中,書寫規範和字體形态也出現一定的變化,但整體結構和意義并未改變。
1. 那個貴族家庭的少夫人生活奢華,真是個典型的金閨。
2. 她的母親出生在官宦之家,從小就是個典型的金閨。
金陵、閨房、金币、宦門、金飾、閨女。
閨中、瓊閨。
平民女子、貧家女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