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金飾之棺。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河水一》:“佛泥洹後,天人以新白緤裹佛,以香花供養,滿七日,盛以金棺,送出王宮。” 唐 李白 《古風》之三:“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2). 清 代貴妃之棺的尊稱。《清會典事例·禮部·陵寝二》:“ 昭陵 ,祭儀皆與 康熙 六十年同。二十二年,奉移 淑嘉皇貴妃 金棺於 孝賢皇後 陵寝安葬。” 徐珂 《清稗類鈔·物品·金棺》:“貴妃之棺稱金棺。”
“金棺”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金飾的棺木
指用黃金或金質裝飾的棺材,常見于佛教經典或帝王墓葬。例如北魏郦道元《水經注》記載佛陀涅槃後“盛以金棺”;唐代李白詩句“金棺葬寒灰”也指此意。
清代貴妃棺木的尊稱
清代宮廷禮儀中,貴妃的棺椁被稱為“金棺”,如《清會典事例》提到“淑嘉皇貴妃金棺”的記載。
清代貴妃的“金棺”制度反映了等級森嚴的喪葬禮儀,需經特定儀式安葬(如奉移程式)。而考古發現中,如鄧州福勝寺梵塔的“金棺”與“銀棺”組合,印證了佛教舍利供奉的奢華傳統。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故或文物,可查閱《水經注》《清會典事例》等文獻來源。
金棺,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金”和“棺”。下面将分别介紹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金”字的拆分部首是“钅”,表示與金屬有關。它由8個筆畫組成。
“棺”字的拆分部首是“木”,表示與木材有關。它由10個筆畫組成。
“金棺”的來源指的是以金為材質的棺椁。在古代,有些皇帝或貴族将自己的遺體置于金制棺椁中,以顯示其權勢和富貴。
繁體字中,“金”字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而“棺”字的繁體寫法為“棺槨”。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但在《金棺》這個詞中,其中的“金”字和現代寫法相同,而“棺”字的古代寫法是“棺椁”。
1. 古代帝王死後常使用金棺作為陪葬品。
2. 這座古墓中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金棺。
金字組詞:金屬、金币、金項鍊
棺字組詞:棺材、棺木、棺椁
金棺的近義詞有:金椁、金棺寝宮、黃金棺椁
金棺的反義詞有:木棺、土棺、竹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