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撥的意思、标撥的詳細解釋
标撥的解釋
(1).猶分撥。《元典章·戶部一·職田》:“各路府州司縣官員職田頃畝,除斷沒地營盤草地外,仰於本處係官并戶絶地及冒占荒閑地内,依數标撥。”《水浒傳》第六七回:“把 李固 、 賈氏 ,釘在陷車内,将軍馬标撥作三隊,回 梁山泊 來。”
(2).猶分辯。 元 鄭廷玉 《忍字記》第四折:“我和你個莊6*家理説,也不索去官中标撥。”
詞語分解
- 标的解釋 标 (標) ā 樹木的末端,引申為表面的,非根本的:标本。治标不治本。 記號:商标。路标。标記。标志。标尺。标語。 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标明。标題。标價。标榜(原為揭示、表明;後引申為宣揚、吹噓)。 給競賽優勝者的獎品,亦指優勝:錦标。奪标。 對一項工程或一批貨物,依照一定的标準,提出價目,然後由競争廠商選擇,決定成交與否:投标。招标。 準的(?),榜樣:目标。标領(傑出人物)。 風度,格調:标
- 撥的解釋 撥 (撥) ō 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動或挑動:撥動。把鐘撥準了。撥冗(推開繁忙的事物,抽出時間)。撥雲見日。 分給:撥發。撥款。撥付。 治理:撥亂反正。 掉轉:撥轉馬頭。 量詞,用于成批的,分組的:分成兩撥兒。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标撥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标撥”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釋義:
一、分撥(分配、分派)
指按照标準或規定對資源、任務等進行劃分和分配。例如:
- 土地分配:在《元典章·戶部一·職田》中記載,官員的職田需從官地或荒閑地中“依數标撥”,體現行政分配行為。
- 軍隊分派:《水浒傳》第六七回提到将軍馬“标撥作三隊”,即将軍隊分為三部分行動。
二、分辯(辯解、說明)
指對争議或誤解進行解釋或辯駁。例如:
元代雜劇《忍字記》第四折中,角色提到“不索去官中标撥”,意為無需通過官方途徑辯解。
補充說明
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現代使用較少。由于多個網頁(如、2、4、6、8)均提到這兩種釋義,但權威性普遍較低,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元典章》《水浒傳》等原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撥(bīaō bō)一詞分為兩個部首,左邊的“手”為手部首,右邊的“元”為元部首。其中,“手”表示與手有關的含義,“元”表示與元素、原始有關的含義。标撥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的演變過程。在繁體字中,标撥的寫法是「標撥」。
早期的漢字寫法中,标撥的寫法略有不同。例如,唐代的寫法是「楮撥」。根據考古發現,楮撥是一種早期的文房用具,用于劃分書頁或标記重要内容。隨着時間的推移,楮撥逐漸演變成了現代所知的标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用到标撥來表示标記、注釋或突出特定内容的行為。例如,“老師在教材上标撥了重點知識點。”這句話中,“标撥”用來描述老師在教材上劃出或圈出了重要的知識點。
除了作為動詞使用,标撥還可以作為名詞。例如,“這個雜志上的标撥非常明顯。”這句話中,“标撥”用來形容雜志上的注釋或标記非常顯眼。
與标撥相關的組詞有标識、标記、注釋等。這些詞都與突出、指示特定内容有關。相似的詞有批注、圈點,而同義詞有劃出、留意。反義詞中,我們可能用不到和标撥完全相反的詞彙,但與之相對的詞有不标注、不突出等。
綜上所述,标撥一詞指代了标記、注釋或突出特定内容的行為。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繁體字的寫法是「標撥」。在現代漢語中,标撥作為動詞或名詞使用,常用于描述在書籍、文檔等上面劃出或圈出特定内容的行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