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fugleman]∶一個受過訓練的士兵,從前在操練時布置在一行士兵之前作為操練動作的示範
(2) [parade guards]∶閱兵場上用來标志界線的兵士;泛指群衆集會中用來标志某種界線的人
(3) [example]∶傾向于或旨在使人們模仿或仿效的一個或一組典型人物
樹立标兵
(4) [model]∶被認為是值得仿效的人
(5) [pacesetter,pacemaker]∶帶頭或做出榜樣的人物
石油界的标兵
(1).古時軍中标下之兵。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督撫·整饬兵備之始》:“但承平日久,仍如守土之吏,無标兵可練,無軍餉可支。”《花月痕》第四六回:“試問各道節度共帶樞部之銜,且有标兵之掌,如何説得不知兵。”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他殺得性起,不再同 劉芳亮 等互相照應,率領着自己的标兵追着一股敵人不放。”
(2).閱兵場上用來标志界線的兵士。也泛指群衆集會中用以标志某種界線的人。 碧野 《雪路雲程·飛越冰峰》:“崖邊豎立着成串的黑白相間的防護樁,就像标兵似的屹立着。”
(3).比喻可以作為榜樣的人或單位。 丁玲 《杜晚香》:“她是隊的,然後又是農場的、全墾區的标兵了。” 秦牧 《長街燈語·我們需要傳記文學》:“但卻的确需要為無産階級革命的傑出領袖人物……以至于在各條戰線上作出了十分卓越貢獻的标兵留下一些記載,樹立楷模。”
“标兵”一詞的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具體如下:
字面意義
指閱兵場上用來标志界線的士兵,或群衆集會中維持秩序、劃分區域的人員。
示例:古時軍中标下之兵(出自明代沈德符《野獲編·督撫·整饬兵備之始》)。
比喻意義
引申為榜樣或模範,指在特定領域表現突出、值得學習的人或集體,如“生産标兵”“服務标兵”。
軍事與集會場景
現代引申義
最早見于明代文獻,描述軍隊中缺乏可訓練的标兵()。清代小說《花月痕》也提到“标兵”的軍事職能。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搜狗百科及滬江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