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警竦的意思、警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警竦的解釋

謂令人警覺戒懼。 清 勞史 《迩言》:“以己心為嚴師一語,提得警竦,做存誠工夫須從此著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警竦”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ǐng sǒng,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綜合搜索結果可作以下解釋:


基本釋義

  1. 警覺戒懼(主要見于古籍)
    指使人保持警惕、心生戒懼的狀态。例如清代勞史《迩言》中提到“以己心為嚴師”時,用“警竦”強調自我約束的嚴肅性。

  2. 驚慌不安(現代用法)
    形容因突發事件或緊急情況而感到恐慌、手足無措的狀态,如成語用法中描述人的慌亂反應。


字義分解


使用場景


權威差異說明

不同來源對“警竦”的側重不同:

若需進一步考證,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警竦》的意思

《警竦》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警惕、警覺。表示對可能發生的危險情況或不利因素保持高度警覺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警竦》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讠”和“竹、竹、立、亅”,共計12個筆畫。

來源

《警竦》一詞的來源比較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書·江都王列傳》:“得大臣慎密察覆警竦之賜。”意思是大臣以謹慎的态度密切監察和提醒,使得(國家的政務)能夠堅固不變。

繁體

《警竦》的繁體字為「警竦」。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警竦》這個詞時,有可能會使用尚未形成今天标準字形的變體字、異體字,因此其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

例句

1. 他時刻保持着對周圍環境的警竦,以便可以及時應對突發狀況。

2. 警察需要保持警竦的狀态,以确保社會的安全和秩序。

組詞

- 警告(jǐng gào):警告、警示、告誡。 - 警覺(jǐng jué):警覺、警醒、戒備。 - 符警(fú jǐng):符合、合乎、聽從。

近義詞

警醒、警覺、戒備、警戒

反義詞

大意、疏忽、不設防、大意翩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