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性;任意。《鹖冠子·著希》:“夫義,節欲而治;禮,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弗徑情而行也。” 明 宋濂 《拙庵記》:“人之笑吾,吾以為喜;人之怒吾,吾徑情而直趨。”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人命上》:“逞怒一時,徑情6*殺之。” 曼華 《同盟會<民報>始末記》:“故以為與其陳師鞠旅,耗時費財而不能濟,不若徑情孤往,潛屠暗6*殺更使敵虜怯心褫魄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徑情漢語 快速查詢。
“徑情”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ìng qíng,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指任性、任意,形容行為或态度直率而不加約束。例如:“徑情直遂”表示直接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
出處與古籍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鶡冠子·著希》:“禮,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弗徑情而行也”(意為禮儀需克制情感,不可任性而為)。明代宋濂《拙庵記》中“徑情而直趨”、清代黃六鴻《福惠全書》“徑情殺之”等文獻均體現其“縱情、任性”的用法。
現代用法
現代多用于書面語境,如“徑情孤往”表示不顧他人意見堅持己見,或“徑情直行”指行事直截了當。
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任意、恣意、縱情;
反義詞:克制、審慎、循規蹈矩。
補充說明
在數學中,“徑”指直徑(如“直徑”),但“徑情”的“徑”取“直截了當”的引申義,與數學概念無關。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例句,可參考滬江詞典等來源。
《徑情》是一個意義豐富、多義的詞語,可以指代多種情感和心情。
《徑情》的部首為"心",是由兩筆構成。
《徑情》來源于古代漢語,其發音為"jìng qíng"。在古代文學中,他人常以小徑來喻指自己的情思,而通常描述小徑的情思有時是柔媚曲折的,有時是孤寂寥落的,有時是遙遠悠長的。這種與小徑情思相關的古詞遂成為現代漢語中的《徑情》聚義。
《徑情》的繁體寫法為「徑情」。
在古代,可能會将《徑情》寫作「逕情」來表達同樣的意思。
1. 在這條紛雜的小徑旁,他沉浸在深深的《徑情》之中。
2. 她步行在幽靜的小徑上,心中洋溢着一種《徑情》。
《徑情》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形成新的詞語,如:"徑情綿綿","情長深徑"。
近義詞包括:"情思","羁情","心事"。
反義詞包括:"開心","快樂","喜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