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儆切的意思、儆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儆切的解釋

審慎而切實。 清 包世臣 《族兄紀三先生鄭本<大學><中庸>說序》:“是故 鄭 義宏達儆切,無可非議,無有滲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儆切是漢語中較為少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警戒”與“切要”雙重意涵的結合。從構詞法分析,“儆”字本義為警戒、告誡,《說文解字》釋作“戒也”,常見于“懲一儆百”等成語中;而“切”字取“深切、切實”之意,在《廣韻》中标注為“千結切”,引申為緊要、切實。二者組合後形成的“儆切”一詞,特指以懇切切實的方式進行警示勸誡,多用于嚴肅莊重的語境。

在具體運用層面,該詞常見于公文文書或曆史典籍。如清代黃六鴻《福惠全書·刑名部》記載:“務須儆切曉谕,使民知法度”,此處強調官吏對民衆的深切告誡。現代漢語中,該詞多保留于學術論述或文獻研究領域,如法律文書中的警示條款闡釋。

權威參考文獻可參見:

  1. 漢典“儆”字釋義(https://www.zdic.net/hans/%E5%84%86
  2. 國學大師“切”字解析(http://www.guoxuedashi.com
  3.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第7冊
  4.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儆切”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ǐng qiē(部分資料中“切”也注音為 qiè,但根據多數詞典标注,此處應讀 qiē)。其核心含義為審慎而切實,強調嚴謹、實際且帶有警示性。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詞義分解

  1. 儆(jǐng):
    本義為警戒、告誡,使人警醒避免犯錯。如“懲一儆百”“以儆效尤”。
  2. 切(qiē):
    此處取“切實、貼切”之意,指與實際相符或緊密關聯。

組合後,“儆切”形容言行或思想既審慎周密,又貼合實際,常用于正式或書面語境。


二、文獻引用與用法

清代學者包世臣在《族兄紀三先生鄭本<大學><中庸>說序》中寫道:“鄭義宏達儆切,無可非議,無有滲漏。”,意指鄭玄的學說宏大而嚴謹切實,無漏洞可指摘。
此例說明“儆切”多用于評價學術觀點、論述的周密性和實踐性。


三、現代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了解“儆”字的演變或“切”的多音用法,可參考漢語詞典或古籍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暗鎖妣考冰絃玉柱逼占癡笨馳控楚懷大家庭谠臣打撇頓堡多事之秋二享芳茝分攤感歎羹沸功底癸期合營囫囵竹見始知終角端牛嚼雜及瓜而代金狄計然術救月抗活苦膽來事老家公淩霜亂紛紛陸地神仙目不窺園腦幕鬧掃髻佩羹戕害遷刑氣苦群龍區舍擾躟日積月聚試市十失肅修探伸藤實杯天後往甯屋漏纖佞先逝嚣華宵喚謝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