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驚急力 ”。 元 無名氏 《飛刀對箭》第三折:“人着箭踉蹌身歪,馬中鎗驚急裡腳失。”
"驚急裡"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讀音為jīng jí lǐ,主要用于形容人在突發狀況或緊急情況下表現出的極度緊張、焦急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含義
核心意義指人在遭遇意外事件時,内心慌亂、手足無措的狀态,既包含心理層面的焦慮,也涵蓋肢體動作的慌亂表現。例如形容戰馬受驚後失控狂奔的場景。
文獻溯源
最早見于元代雜劇《飛刀對箭》第三折:“馬中鎗驚急裡腳失”,描繪戰馬中槍後驚慌失蹄的場面,說明該詞在古典文學中多用于描寫突發危機下的失控反應。
使用特點
近義對比
與"驚慌失措""心急如焚"等成語類似,但"驚急裡"更強調突發性危機引發的即時反應,且帶有古語色彩。
注: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若需引用建議标注文獻出處。更多用例可參考元代戲曲文本及古典白話小說。
《驚急裡》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在緊急的狀态下受到驚吓或驚訝。
《驚急裡》的部首是心字旁,拆分成“忄”和“裡”兩個部分。它的總筆畫數為11畫。
《驚急裡》是一個由日常生活中的經曆所衍生的詞語。當人們遭遇到緊急情況時,常常會感到驚慌和害怕,這就是《驚急裡》這個詞的來源。
《驚急裡》的繁體寫法為「驚急裡」,保留了原始漢字的形态。
在古代漢字中,「驚急裡」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但整體的意義和拼音發音并沒有改變。
1. 我們在火災時,都會有驚急裡的感覺。
2. 他的突然出現,讓我感到驚急裡。
驚慌、驚訝、急躁、急速、慌張、緊張。
驚恐、驚愕、驚慌、驚詫。
冷靜、鎮定、淡定、從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