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鯨觀的意思、鯨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鯨觀的解釋

即京觀。語本《左傳·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鯢而封之,以為大戮,於是乎有京觀,以懲淫慝。” 明 王思任 《寄贈何和陽總戎定海》詩:“風邊綃淚封鲸觀,月裡蠻歌到鶴樓。”參見“ 京觀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鯨觀”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與曆史典故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與來源

“鯨觀”即“京觀”(又作“京塚”),源自《左傳·宣公十二年》的記載。古代戰争中,戰勝方會将敵方屍體堆積成高冢,封土以彰武功,并警示後人,稱為“京觀”。
其中“鲸”指代“鲸鲵”,《左傳》原文用“取其鲸鲵而封之”比喻誅殺首惡,因鲸鲵為海中巨獸,象征兇暴之人。

2.結構與引申義

3.曆史背景

此做法常見于先秦至漢代的戰争,如《漢書》記載漢軍破匈奴後“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臨瀚海”亦屬同類行為。後因過于殘酷,逐漸被廢止。

4.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鲸觀”已罕用,多見于古籍研究或文學修辭中,例如形容大規模懲戒或曆史性勝利的場景。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左傳》原文及《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鲸觀》?

《鲸觀》(jīng guān)是一個漢字詞語,主要包含兩個字,分别是“鲸”和“觀”。

拆分部首和筆畫

“鲸”字由魚部和京部組成,魚部表示字義的主體,而京部則表示該字屬于一種大型魚類。“鲸”字的總筆畫數為20。

“觀”字由貝部和見部組成,貝部表示指向意義,而見部則用于表示與視覺和觀察相關的事物。“觀”字的總筆畫數為22。

來源和繁體字

《鲸觀》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文化和文學。《鲸觀》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戲曲《西華山》中,用于形容高山之巍峨壯麗,如同一頭巨大的鲸魚出現在視線之中。

在繁體字中,鲸字的寫法為「鯨」,觀字的寫法為「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鲸字是由兩個部首組成:于部和魚部。魚部用于表示相關的意義,而于部則表示這是一個大的魚類。古代鲸字的寫法為「㳚」。

古時候的觀字包含三個部分:目部、丐部和又部。目部表示與視覺相關,丐部和又部則表示觀察的動作。“觀”的古代寫法為「皦」。

例句

1. 遊客們站在觀鲸點等待着鲸魚的出現。

2. 這部電影是一次對自然世界的鲸觀之旅。

組詞

參觀、觀賞、觀看、觀測、觀念。

近義詞

觀察、瞻仰、注視、目睹。

反義詞

忽略、忘記、閉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