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warning]∶對犯錯誤者的一種處分
他受到了警告處分
(2) [warn]∶告誡,使警惕
警告青年人離開
(1).告誡,使警覺。 前蜀 杜光庭 《司徒青城山醮詞》:“恐臣過咎所招,仙嶽降異常之兆;災蒙所襲,神峯垂警告之祥。” 宋 葉適 《與交代啟》:“智者之後,利而易循;拙者之初,鈍而難習。或可施於警告,願勿棄於疏庸。” 周而複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小聲點’。他生怕讓人聽去,警告地說:‘隔牆有耳。’”
(2).對有錯誤或不正當行為的人、團體、國家提出告誡,使認識所應負的責任。 魯迅 《且介亭雜文·阿金》:“這種擾動,我的警告是毫無效驗的,她們連看也不對我看一看。” 王西彥 《古城的憂郁·災禍》:“警告是早就來過的,叫他自動停刊,他沒有依從。” 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六章:“廣播員當即向這個破壞陣地聯歡的 美國 軍官提出警告。”
(3).紀律處分的一種。《中國共6*産6*黨章程》第七章第三九條:“黨的紀律處分有五種: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内職務和向黨外組織建議撤銷黨外職務、************、開除黨籍。”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警告漢語 快速查詢。
“警告”是一個多場景使用的詞語,其核心含義是通過提示或告誡,引起對方對潛在危險、錯誤或違規行為的注意。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若忽視警告,可能面臨實際後果:
若需更具體領域的解釋(如法律條文中的警告),可提供補充信息以便進一步分析。
《警告》是指通過語言、文字、動作等方式向人們發出警示、告誡、提醒,使其注意某種危險或遵守規定的行為。警告的目的是為了防止事故的發生,維護社會的秩序和安全。
《警告》的部首是言,表示與言語、語言有關。它的總筆畫數為20。
《警告》一詞源自古代漢語,最早見于《周禮·夏官司馬》:“同告以警,五月而動。”後來在文言文中廣泛使用,并成為現代漢語中常見的詞彙之一。
《警告》的繁體字為「警告」。
古時候《警告》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其古字形為「警囯」,表示通過警示來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秩序。
1. 警告牌上明确寫着:“禁止吸煙。”
2. 政府通過郵件向居民群發警告信息,提醒大家注意台風的風力和風向。
一些與《警告》相關的組詞:
1. 警示:通過明确說明或提醒來警戒。
2. 注意:特别留心或關心某事物。
3. 告誡:嚴肅地勸誡、警告。
4. 提醒:向别人提出注意或警示。
近義詞:
1. 警示
2. 提醒
3. 告誡
反義詞:
1. 放任
2. 容許
3. 縱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