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祥和之風。《屍子》卷上:“祥風,瑞風也。一名景風,一名惠風。”《列子·湯問》:“景風翔,慶雲浮。”《法苑珠林》卷七:“ 李巡 曰:‘景風,太平之風也。’”
(2).八風之一。南風。《史記·律書》:“景風居南方。景者,言陽氣道竟,故曰景風。” 三國 魏 曹丕 《與朝歌令吳質書》:“方今蕤賓紀時,景風扇物,天氣和暖,衆果具繁。”蕤賓,樂律名,配陰曆五月。 唐 李白 《過汪氏别業》詩之二:“星火五月中,景風從南來。” 明 楊慎 《伊蘭賦》:“開以景風之俶辰兮,貫乎星回之火節。”
(3).八風之一。東南風。《淮南子·墬形訓》:“東南曰景風,南風曰巨風。”
(4).八風之一。東風。《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望側階而容賢,候景風而式典。” 劉良 注:“景風,東風也。”
“景風”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其解釋需結合不同文獻和語境,以下是詳細解析:
祥和之風
指象征吉祥、和平的瑞風。如《屍子》提到“祥風,瑞風也,一名景風”,多用于描述太平盛世或自然和諧的場景。
八風之一
在不同典籍中,“景風”所指的具體風向存在差異:
作為人名,“景”象征光明、仰慕,“風”代表氣度與自然力量,組合後寄托對高尚品格或吉祥運勢的期許。
以上信息綜合自《爾雅》《史記》《淮南子》等典籍的注解,以及相關文學用例。不同文獻對“八風”的分類差異,反映了古代天文觀念的多樣性。
《景風》是一個詞組,通常用來形容美麗的自然景色和清新的風景。這個詞組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景”和“風”,它們的組合表示了一種具有觀賞價值的自然景色和大自然中吹拂的風。
漢字“景”的部首是日字旁,它的筆畫數為12。而漢字“風”的部首是風字旁,它的筆畫數為8。
《景風》一詞的來源比較古老,最早出現在唐代的文獻中,表示美麗的景色和清新的風景。不過,在現代語言中使用這個詞的頻率并不高。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組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沒有發生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存在很多變體和演變。關于《景風》這個詞,古時候的寫法雖然不同于現代,但整體的意義并無差異。以《康熙字典》為例,古代對“景”字的寫法為“㞕”、“㞞”等,對“風”字的寫法為“風”。
以下是一些例句,展示了如何使用《景風》這個詞:
以《景風》為詞組,可以與其他詞組或單詞組合使用,例如“美麗的景風”、“宜人的景風”等。這個詞的近義詞可以是“美景”、“風景”等,而反義詞則可以是“丑陋”、“惡劣”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