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革的意思、金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革的解釋

(1).謂軍械和軍裝。《禮記·中庸》:“衽金革,死而不厭。” 孔穎達 疏:“金革,謂軍戎器械也。” 朱熹 集注:“金,戈兵之屬;革,甲胄之屬。” 唐 白居易 《議守險策》:“以城池為固,以金革為備。” 清 恽本初 《泗上阻雨聞警》詩:“餘生本未辭金革,前路何曾厭癸庚。”

(2).偏指武器。 鄭觀應 《盛世危言·教養》:“獸之猛者,用金革以殺之。”

(3).借指戰争。《禮記·曾子問》:“ 子夏 問曰:‘三年之喪卒哭,金革之事無辟也者,禮與?’” 孔穎達 疏:“人遭父母之喪,卒哭之後,國有金革戰伐之事,君使則行,無敢辭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檄移》:“其在金革,則逆黨用檄,順命資移。” 清 林則徐 《将出玉關得嶰筠前輩自伊犁來書》詩:“中原果得銷金革,兩叟何妨老戍邊。”

(4).車鈴和車前革制的車飾。一說為缰繩上端的銅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金革"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複合詞,其核心釋義可從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漢語大詞典》指出,"金革"原指金屬與皮革兩種材質,分别對應古代兵器與護甲的制作原料。金屬用于鑄造刀劍,皮革用于制作铠甲,如《禮記·中庸》載"衽金革,死而不厭",鄭玄注"金革謂刀劍甲铠之屬"。

二、戰争代稱

在古籍中常引申為軍事活動,《左傳·僖公二十五年》疏解"金革,軍器也"即為此意。《現代漢語詞典》收錄其擴展義為"戰争",如《後漢書·李固傳》"金革屢興"即指戰事頻發。

三、剛毅象征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提及,金革材質特性衍生出剛硬不屈的意象。如宋人詩句"金革其操"喻指堅韌品格,此用法多見于文學作品中。

四、特殊用法

《漢語成語大辭典》收錄"金革之患"等固定搭配,特指由戰争引發的災禍。明代《警世通言》"避金革之難"即用此典。

網絡擴展解釋

“金革”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īn gé,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軍械與軍裝
    指代古代戰争中的武器和護甲,如戈、劍等金屬兵器(金)和皮革制的甲胄(革)。例如《禮記·中庸》提到“衽金革,死而不厭”,孔穎達疏釋為“軍戎器械”。

  2. 泛指武器
    單獨強調兵器或戰争工具。如鄭觀應在《盛世危言》中寫道“獸之猛者,用金革以殺之”。

  3. 借指戰争
    引申為戰事或軍事沖突。如《禮記·曾子問》中“三年之喪卒哭,金革之事無辟也”,此處“金革”即代指戰争。

  4. 車飾部件
    指古代車馬上的金屬鈴铛(金)和革制裝飾物,或缰繩的銅飾。


二、用法示例


三、總結

“金革”的核心含義與戰争、軍事相關,既可指具體器械,也可抽象代指戰事。在古籍中,常見于描述軍事策略、戰争倫理等場景。如需更詳細文獻例證,可參考《禮記》《中庸》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安晏禀谷逋米龀年赤後垂不朽醇壹大良造當面是人背後是鬼地雷陣對蹠耳挖勺囮育惡子放肆發條汾陰脽腐臭皯黣灌夫罵座還屦橫跨河獻胡然家翻宅亂艱辛戟盾金鼎襟懷灑落集腋成裘急周各支軍率據圖刎首轲機劉杜駱駝祥子錨機檷枸秘引培植蒨練潛然饒富人神共憤戎秩說得去私牙子棠木舫韬光滅迹桃園人天人際恬噪萬流完免溫和五内如焚遐戀祥景小戶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