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ngitude] 地球表面東西距離的度數。以本初子午線為零,以東為東經,以西為西經,東西各180°。通過某地的經線與本初子午線相距若幹度,就是這個地點的經度
籌劃;經營規劃。《舊五代史·周書·王樸傳》:“是時,初廣京城, 樸 奉命經度,凡通衢委巷,廣袤之間,靡不由其心匠。” 宋 歐陽修 《論河北守備事宜劄子》:“完城壘,訓兵戎,習山川,蓄糧食,凡百自辦,不煩朝廷經度。”《明史·韓王松傳》:“遣主事 毛俊 經度,并建 襄陵 、 樂平 二邸及 岷州 廣福寺 。”
地理坐标之一。某地子午面和首子午面(通過 英國 格林威治 天文台原址的子午面)之間的夾角。在首子午面以東的叫“東經”,在西的叫“西經”,各自0°起而相遇于180°,通常用度、分、秒來表示;有時也用時、分、秒來表示。例如 北京 的經度是東經116°28'13"或7時45分52.9秒。
經度是地理坐标系統中用于确定地球表面某點東西位置的角度量,與緯度共同構成地球的經緯網定位系統。以下是詳細解釋:
經度指某點所在經線平面與本初子午線平面之間的夾角。本初子午線(0°經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向東為東經(0°-180°E),向西為西經(0°-180°W)。
18世紀英國為解決航海定位難題設立"經度獎",推動約翰·哈裡森發明高精度航海鐘,實現海上經度測量。
理解經度有助于掌握地理坐标原理、時區計算及現代定位技術(如GPS)的基礎邏輯。
經度是一個用于描述地理位置的詞彙,它指的是一個地點在地球表面上的東西向偏移程度。經度的計算是相對于地球上的本初子午線而言的,也就是以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經度為基準。
經度的拆分部首是 "巛",它的筆畫數為5畫。
“經度”這個詞最早是出自《尚書·周書·地官司馬疏》:“方圜而自緯度,抱地之度,曰經度。”
“經度”在繁體中的寫法是「經度」。
根據《說文解字》的記載,古時候漢字的寫法為「經度」。
1. 這個航海士準确地計算出了船隻所處的經度。
2. 經度和緯度是地理位置的兩個重要坐标。
緯度、經緯、經度線、平均經度
經線、經度線
緯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