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ngitude] 地球表面東西距離的度數。以本初子午線為零,以東為東經,以西為西經,東西各180°。通過某地的經線與本初子午線相距若幹度,就是這個地點的經度
籌劃;經營規劃。《舊五代史·周書·王樸傳》:“是時,初廣京城, 樸 奉命經度,凡通衢委巷,廣袤之間,靡不由其心匠。” 宋 歐陽修 《論河北守備事宜劄子》:“完城壘,訓兵戎,習山川,蓄糧食,凡百自辦,不煩朝廷經度。”《明史·韓王松傳》:“遣主事 毛俊 經度,并建 襄陵 、 樂平 二邸及 岷州 廣福寺 。”
地理坐标之一。某地子午面和首子午面(通過 英國 格林威治 天文台原址的子午面)之間的夾角。在首子午面以東的叫“東經”,在西的叫“西經”,各自0°起而相遇于180°,通常用度、分、秒來表示;有時也用時、分、秒來表示。例如 北京 的經度是東經116°28'13"或7時45分52.9秒。
經度(jīng dù)是地理學中用于确定地球表面某點東西位置的地理坐标之一,與緯度共同構成完整的經緯度坐标系統。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及科學定義角度詳細解釋: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
經度指地球表面東西距離的度數。以本初子午線(通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的經線)為0°,向東為東經(0°—180°),向西為西經(0°—180°)。
經度本質是地球自轉軸與地心連線形成的角度差。國際标準以本初子午線(0°經線)為基準,每15°對應1小時時差。例如:
中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标準》明确:
經度是地理坐标的核心要素,學生需掌握其與時間計算、時區劃分的關聯性,理解其對導航、氣象預報等領域的應用價值。
權威來源說明
經度是地理坐标系統中用于确定地球表面某點東西位置的角度量,與緯度共同構成地球的經緯網定位系統。以下是詳細解釋:
經度指某點所在經線平面與本初子午線平面之間的夾角。本初子午線(0°經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向東為東經(0°-180°E),向西為西經(0°-180°W)。
18世紀英國為解決航海定位難題設立"經度獎",推動約翰·哈裡森發明高精度航海鐘,實現海上經度測量。
理解經度有助于掌握地理坐标原理、時區計算及現代定位技術(如GPS)的基礎邏輯。
保密通信讒隙塵封成鸠尺二圭慈和怠媮倒口子鼎分三足頂水點敦習多思餓殍枕藉耳尖覆沒幹佐高高手兒庪縣惠敏講舍漸台狡猾椒庭禁奸汲冢古文絶長續短沮憤可口可樂空孱款辭窟窿眼兒寮子霖潦詈侮辘轳刼鹿台秘咒農工商橋是橋,路是路清樂青蠅點玉啓惕欺嘴三蛇羹射人師蛇鑽窟洞蛇知道食單雙毛疏傅灘潬踏遊聽勢投店屠脍屯塞網瘾衛生球文人畫文雅昔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