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靜定的意思、靜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靜定的解釋

(1).指道家的澄心靜慮,守道不離。《雲笈七籤》卷九四:“安在道中,名曰歸根;守根不離,名曰靜定。”

(2).指佛教的澄心靜慮,坐禅入定。 明 陶宗儀 《辍耕錄·禱雨》:“如此良久,輒有雨。豈其靜定之功已成,特假此以愚人耶,抑果異物耶?”

(3).平靜凝滞。 茅盾 《三人行》五:“他的眼光是陰悒的,靜定的,而且并沒看見什麼似的。” 葉聖陶 《恐怖的夜》:“埠頭那有什麼航船,隻有赤熱的太陽照着靜定的河水。”

(4).平靜安定。 郭沫若 《文藝論集·王陽明禮贊》:“我的精神在貧困之中也還見靜定。” 潘漠華 《三月二十夜杭州》:“山是如此的靜定,天是如此的低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靜定

“靜定”是漢語中一個兼具哲學意蘊與日常語義的複合詞,其内涵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字面釋義

    從構詞看,“靜”指安甯、不動,《現代漢語詞典》釋為“安定不動;沒有聲響”;“定”表示穩固、不變的狀态,《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注為“安定,穩定”。二字組合後,核心含義為“心境或環境的平靜安定”,例如“靜定自若”形容人處變不驚的從容狀态。

  2. 引申義與哲學意涵

    在傳統文化中,“靜定”常用于儒釋道思想體系。佛教典籍《金剛經》強調“心靜定則智慧生”,指通過禅修達到内心澄明;道家典籍《莊子·刻意》提及“虛靜恬淡,乃合天德”,主張以靜定契合自然之道;儒家則視“靜定”為修身養性的基礎,《近思錄》載“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強調靜定對思辨的作用。

  3. 現代語義與應用

    當代語境下,“靜定”多用于描述兩類狀态:

    • 物理層面:指物體處于靜止平衡,如力學中的“靜定結構”(無多餘約束的穩定體系);
    • 心理層面:指情緒或思維的平和專注,如心理學提倡“靜定練習”以緩解焦慮。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靜定”是一個多領域術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一、結構力學中的「靜定」

指結構的内力與反力僅通過靜力平衡方程即可完全求解,無需考慮變形協調條件。其核心特征是:

  1. 無多餘約束:約束數量等于維持幾何不變所需的最小數目。例如簡支梁(3個約束)、三鉸拱(4個約束)等。
  2. 确定性分析:所有未知力可通過$sum F_x=0$、$sum F_y=0$、$sum M=0$三式直接解出。
  3. 典型結構:如三鉸剛架、單跨靜定梁等,這類結構溫度變化、支座位移不會引起内力。

二、佛教術語中的「靜定」

源自梵語“śamatha”,漢譯為「止」,指通過禅修達到的心境平靜狀态:

  1. 修行目标:消除散亂心,培養專注力,為觀慧(vipaśyanā)奠定基礎。
  2. 實踐方法:通過觀呼吸、持咒等方式攝心,如《瑜伽師地論》所述「九住心」修習次第。
  3. 關聯概念:常與「觀」并稱「止觀雙運」,代表定慧等持的修行體系。

三、其他語境

日常用語中偶見形容「冷靜鎮定」的狀态,但更常用「鎮定」表述。在文學作品中可能引申為「靜谧安定」的環境描寫。

若需特定領域(如橋梁設計或禅修方法)的深入解析,建議補充具體應用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

安劉八顧白鹞子幫場抱慤遍覽辯舌不知利害慘惡川渚跐住大石調動本鍛錘鵽雀發瘗風煞風雨凄凄佛闌克賦恤梗棘廣修漢調二黃江鮑講揚屆滿借壽觐接九解苴绖老蒼颣節陵侮猛獸門下坊蜜印拗拙偏藝剖晰親身嵚崟窮稔瓊瑩犬禍阙政熱心快腸戎藩山公啟事上頭蛇拳石跗時乖運舛送放松蘿共倚訴陳俗論天來大土老帽鹹舃嫌疑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