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鯨波怒浪的意思、鯨波怒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鯨波怒浪的解釋

猶言驚濤駭浪。 清 昭槤 《嘯亭續錄·端午龍舟》:“ 乾隆 初,上於端午日命内侍習競渡於 福海 中,皆畫船簫鼓,飛龍鷁首,絡繹於鲸波怒浪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鯨波怒浪是漢語中形容海上巨大風浪的成語,其核心含義為如巨鲸翻騰般的洶湧波濤與狂暴浪濤,常比喻極其險惡的局勢或動蕩激烈的環境。以下從詞典釋義角度分層解析:


一、字義溯源與構詞解析

  1. 鯨波

    “鯨”指海洋中的巨型哺乳動物鲸魚,“波”即波浪。二字組合喻指如鲸魚遊動掀起的巨浪,凸顯浪濤的磅礴之勢。該詞最早見于古籍對海嘯的記載,如《吳越春秋》描述海嘯“鯨波山立” 。

  2. 怒浪

    “怒”本義為氣勢強盛,引申為狂暴、洶湧;“浪”指海浪。“怒浪”強調浪濤的兇猛與不可控性,如《文選·木華〈海賦〉》中“驚浪雷奔”的意象 。


二、成語整體釋義


三、權威詞典釋義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鯨波怒浪:猶言驚濤駭浪。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尖銳激烈的鬥争。”

    (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第12卷,頁894)

  2. 《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

    “形容海浪洶湧澎湃。亦借喻社會環境的險惡動蕩。”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頁217)


四、語用特征


五、文化關聯意象

該成語與“驚濤駭浪”“狂風惡浪” 近義,但更具生物意象的獨特性,反映古人對海洋力量的敬畏。其文化根源可追溯至中國古代“海神崇拜”與“航海禁忌”,如《山海經》對海神禺疆的記載 。

網絡擴展解釋

“鲸波怒浪”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1.拼音與注音

2.釋義

字面指如鲸魚掀起的巨浪和洶湧的波濤,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尖銳激烈的鬥争,與“驚濤駭浪”同義。

3.出處與典故

源自清代昭梿《嘯亭雜錄·端午龍舟》:

“乾隆初,上于端午日命内侍習競渡于福海中,皆畫船箫鼓,飛龍蠲首,絡繹于鲸波怒浪間。”
(描述龍舟在洶湧波濤中競渡的場景)。

4.用法與結構

5.近義詞


該成語通過誇張的意象(鲸魚與怒浪)強化了“危險與挑戰”的語義,常見于文學或曆史文本中。如需更多例句或延伸用法,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包封編校財經材茂行潔參骞呈政傳喚大好單眠倒開吊恤返舍高唱歌辭冠缦簋簠規爲汩漱彗尾回翼火精劍貨賬柬房霁峯進德脩業計望局斷坑填裈褲蘭薰涼適靈泉林林央央率成濔濔暖老屏居叵奈情書全智全能曲滓肉辟桑本桑榆煖沙塞師旅太平歌詞探知天均湉湉危岌問心遐古湘女祠鮮素消黎花箫譜小小歇工暬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