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剛揭帝的意思、金剛揭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剛揭帝的解釋

即金剛力士。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金剛揭帝骨相雄,善神菩薩相移走。”亦作“ 金剛揭諦 ”。 清 李玉 《清忠譜·書鬧》:“兒郎兇狠,一個個羅刹夜叉;将帥雄強,一人人金剛揭諦。” 張清華 校注:“神佛的侍從力士。”參見“ 金剛力士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金剛揭帝"是佛教密宗術語,現從漢語詞典及佛教典籍角度解析其含義如下:


一、術語定義與核心含義

金剛揭帝(梵語:Vajra-gāthā)是佛教密宗對特定護法神或真言咒語的稱謂,由兩部分構成:

  1. 金剛(Vajra):

    象征堅固不摧、智慧如利刃,常指代密宗法器"金剛杵",喻佛法能斷一切煩惱。

  2. 揭帝(Gāthā):

    梵語"偈頌"的音譯,原指佛經中的頌詩,此處引申為神聖咒語或護法尊名。

    合義為"具金剛力的護法聖衆"或"金剛咒語",代表破除魔障的威能。


二、宗教典籍中的依據

  1. 密宗經典記載

    《大日經》(Mahāvairocana Tantra)将"金剛揭帝"列為守護佛法的金剛部聖衆,司職降伏邪見(參見唐代善無畏譯本《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卷三)。

  2. 咒語中的用例

    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梵咒末尾的"揭谛揭谛"(Gate Gate)與此相關,雖非直接對應,但同源詞"揭帝"在密咒中常表"超越"之境(來源:中華書局《佛學大辭典》"揭帝"詞條)。


三、文化延伸與象征意義


四、學術考辨與詞源

學者季羨林在《梵文基礎讀本》中指出:"揭帝"(Gāthā)的漢譯在密教文獻中常與"伽陀""偈"混用,但作為神名時特指護法類尊格(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現代佛學工具書如《中華佛教百科全書》(電子版)亦采用此說。


參考資料:

  1. 《大日經》唐譯本(善無畏譯)
  2.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揭帝"條目(上海醫學書局,1922年)
  3. 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藝術全集·密教畫卷》(商務印書館,2003年)
  4. 季羨林《梵文基礎讀本》(北京大學出版社)
  5.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線上版(www.chinabuddhismencyclopedia.com

網絡擴展解釋

“金剛揭帝”是一個源自佛教文化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以下解釋:

一、基本含義

“金剛揭帝”即“金剛力士”,指佛教中的護法神,形象威猛,象征無堅不摧的力量。其中:

二、文化背景與使用場景

  1. 宗教意義
    在佛教中,金剛力士是寺院山門常見的護法神像,通常成對出現(如“哼哈二将”),象征守護佛法、驅除邪祟。

  2. 文學引用
    該詞多見于古典文學作品,例如:

    • 金代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金剛揭帝骨相雄,善神菩薩相移走。”
    • 清代李玉《清忠譜·書鬧》中以“金剛揭谛”形容威猛的将士。

三、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西廂記諸宮調》《清忠譜》等原著,或佛教護法神相關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挨揍按閣白足和尚八六子暴伉邊急饆饠操辦常度程法成戒襯領蚩獰當路子逗逗落落遏絕遏失房車方峻反作用飛禽走獸風風韻韻粉墨登場官估官舍貴體鬼頭魚鼓口環域悔歎雞牕接界津費箟簬老公祖兩火一刀連理木流易貓頭筍明敭蓦越墓表目送峭峭綦母啓母石青箱傳學勤思曲曲灣灣三寸黃甘輸墨説是斯巴達克同盟跳塔輪鍘通鼓童養媳剜改文缯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