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剛堅的意思、金剛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剛堅的解釋

佛珠。傳說有毒能消毒,有熱能除熱,并能使怨家親善。又名如意珠。《雜寶藏經》卷七:“有一婆羅門,善别如意珠。持一如意珠,從 南天竺 至 東天竺 ,遍諸國土,無能别者……佛言:‘此珠磨竭大魚腦中出,魚身長二十八萬裡,此珠名曰金剛堅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金剛堅”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向極其堅固、不可摧毀的特質,主要在佛教和道教文化語境中使用。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1. 字義拆解與核心含義:

    • 金剛: 本指金剛石(鑽石),是自然界中最堅硬的物質,常用來比喻堅固、銳利、能摧毀一切障礙而不被摧毀的事物。在佛教中,“金剛”更被賦予了無堅不摧、堅固不壞的象征意義,常指佛的智慧、力量或護法神(如金剛力士)。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 堅: 意為堅固、結實、不動搖。
    • 組合義: “金剛堅”将“金剛”的極緻堅固特性與“堅”字疊加,形成最高程度的強調,意指像金剛石一樣堅固,或比金剛石還要堅固,達到了不可破壞、永恒不變的境界。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佛教語境中的含義:

    • 在佛教經典和術語中,“金剛堅”常用來形容:
      • 佛性、法身: 指衆生本具的覺悟本性或佛的真理之身,其體性堅固,常住不壞,不為煩惱所動,不為生死所轉。如《大般涅槃經》等經論中強調佛性常住、金剛不壞。
      • 菩提心、願力: 指修行者所發起的追求覺悟、利益衆生的宏大誓願,此心此願堅固如金剛,不可退轉,能摧毀一切障礙。
      • 禅定、智慧: 指通過修行獲得的深湛定力和無漏智慧,能斷除一切煩惱,堅固不動。
      • 金剛薩埵等本尊: 某些密教本尊的名號或特質中也蘊含“金剛堅”之意,象征其慈悲、智慧或降魔力量的不可摧毀性。來源:《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3. 道教(丹道)語境中的含義:

    • 在内丹修煉體系中,“金剛堅”常作為“金丹”的别名或對其特性的描述:
      • 金丹: 道教認為通過特定的精氣神修煉方法,可以在體内煉成一種不朽的物質(或能量狀态),即金丹。此丹一旦煉成,則形神俱妙,與道合真,長生久視,堅固不壞,故稱“金剛堅”。
      • 象征意義: 代表修煉者通過煉養達到的身心高度統一、生命能量高度凝聚、超越生死、永恒不滅的境界。如道教經典《性命圭旨》等著作中常以“金剛不壞之軀”形容得道者的成就。唐代呂洞賓《窯頭坯歌》中亦有“賢哉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金玉之堅,萬世不毀”之句,可與“金剛堅”意涵互參。來源:《道藏》相關典籍、《道教大辭典》(中國道教協會編)。

“金剛堅”一詞,源于“金剛”的堅固本義,通過疊加強調,在漢語中凝結為一個高度抽象化的概念。它跨越宗教界限,在佛教中主要指向佛性、願力、智慧的永恒不壞,在道教(尤其内丹學)中則指向金丹或得道者生命境界的堅固不朽。其核心精神始終圍繞着超越物質世界的脆弱性,追求一種絕對堅固、永恒不變的存在狀态或精神品質。

網絡擴展解釋

“金剛堅”是佛教文化中的一種重要象征物,具體含義和特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1.别名與基本定義

2.功能與傳說

3.來源與材質

4.象征意義

5.文化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經典原文或制作工藝,可參考《雜寶藏經》或佛教藝術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岸然鮑照備荒镖師嬖臣碧悠悠撥工償責谶録楚麗出留出律詞才打底稿掉書語滴礫獨拔負誓稾蓋庑狗氣殺官秤規正咍樂诙嘲火厄家寶薦導簡集剪紙片兒皆大歡喜解鈴系鈴及祿金聖人究辦拘鎖來格肋脦廉敬領隊駝羅千冒愬緬腼冥通磨子兵漚肥千年蔡青帝芹舍曲暢三家巷篩子喂驢神鬼難測蛇盤鏡世幹水上停轺惕惕窪隆忘憂物尉他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