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震動原野。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淄水》:“澎贔之音,驚川聒谷。”
(2).洶湧澎湃的水流。 唐 李白 《贈從孫義興宰銘》詩:“驚川無活鱗,舉邑罕遺老。”
“驚川”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析:
震動原野
指某種巨大的聲響或動靜使原野為之震動。例如北魏郦道元在《水經注·淄水》中描述:“澎贔之音,驚川聒谷。”這裡的“驚川”形容聲音的震撼力覆蓋山川原野。
洶湧澎湃的水流
形容水流湍急、氣勢磅礴。唐代李白在《贈從孫義興宰銘》詩中寫道:“驚川無活鱗,舉邑罕遺老”,以“驚川”暗喻動蕩環境對生靈的影響。
該詞多用于古文或文學創作中,現代漢語較少使用。其近義詞可聯想“震撼山河”“驚濤駭浪”等,反義詞則如“風平浪靜”“波瀾不驚”。若需更多例句或考據,可參考《水經注》及李白詩作原文。
《驚川》指的是驚動河川,其中的“驚”表示引起、使河川震動、驚動的意思。
《驚川》的拆分部首是“忄”和“巛”,其中“忄”為心的偏旁部首,表示與情感、意志相關的含義。而“巛”則為“川”的變體,用來表示與河流、水相關的含義。
《驚川》一共有10畫,屬于中等的漢字難度。
《驚川》最早出現于《詩經·大雅·有女氏》一篇中,“招之則來,不過我心。出入無咎,驚**之晦。”
《驚川》的繁體字為「驚川」,不過在現代簡化字的使用中,一般都采用簡體字的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存在一些變體形式。例如,驚川在西漢時期的一些篆、隸書中,形狀可能會稍有不同。但是,這些變體在現代使用中并不常見。
1. 河水泛濫,驚川動土,令人擔憂。
2. 他的突然出現像一陣驚川,讓大家都吃了一驚。
3. 這個消息宛如一道驚川,傳遍了整個城市。
1. 驚人
2. 驚奇
3. 驚詫
4. 驚喜
5. 驚異
1. 駭人
2. 驚悚
3. 吓人
1. 安撫
2. 安心
3. 平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