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搖動;撼動。《西遊記》第三回:“那些猴不知好歹,都來拿那寳貝,卻便似蜻蜓撼鐵樹,分毫也不能禁動。”
“禁動”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綜合理解:
禁動(拼音:jìn dòng)指搖動、撼動,常用于描述無法被輕易移動或動搖的事物。例如《西遊記》第三回中,孫悟空的金箍棒被形容為“蜻蜓撼鐵樹,分毫也不能禁動”,強調其穩固性。
古典文學中的用例
多見于古白話文,如《西遊記》中描述寶物無法被撼動的場景,凸顯“禁動”的“不可動搖”之意。
現代語境中的延伸
在部分現代造句中(如“不禁動了恻隱之心”),需注意區分“禁動”作為獨立詞與“不禁+動詞”的結構差異。後者中的“禁”讀作jīn,表示“忍耐”,如“情不自禁”。
禁動(jìn dòng)是一個詞語,由“禁”和“動”兩個漢字組成。禁字的部首是礻,動字的部首是亻。禁字的筆畫數是8,動字的筆畫數是7。
禁動這個詞來源于漢語,表示禁止行動或活動。在繁體字中,“禁”字和“動”字的形狀略有不同,分别是「禁」和「動」。
在古時候,禁動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由于時間久遠,無法準确确定當時的漢字寫法。
1. 考試期間,請同學們禁動私人通訊工具。
2. 為了安全起見,請勿禁動開關。
禁忌、禁令、禁止、停止。
制止、阻止、限制。
允許、放任、自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