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庸針俗的意思、砭庸針俗的詳細解釋
砭庸針俗的解釋
謂救治凡庸鄙陋。 清 龔炜 《巢林筆談·雙忠寺碑文》:“其論足以扶教維風,其文足以砭庸鍼俗,卓識大力,一空當世作者。”
詞語分解
- 砭的解釋 砭 ā 中國古代用以治病的石針:砭石。砭針。 用石針紮皮肉治病,引申為刺或規勸:砭灸。針砭(喻指出人的過錯,勸人改正)。 筆畫數:; 部首:石; 筆順編號:
- 俗的解釋 俗 ú 社會上長期形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俗尚。風俗。習俗。約定俗成(指某種事物是由群衆通過長期實踐而認定形成)。 大衆化的,最通行的,習見的:俗名。俗語。俗曲。雅俗共賞。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厭的:
網絡擴展解釋
“砭庸針俗”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
字面釋義
該成語原意為“救治凡庸鄙陋”。“砭”指古代用石針紮皮肉治病的方法,“庸”指平庸,“針”引申為刺入、糾正,“俗”指世俗的陋習。整體比喻通過批判或糾正來改變社會中的平庸與陳規陋習。
-
出處與背景
出自清代龔炜的《巢林筆談·雙忠寺碑文》:“其文足以砭庸針俗,卓識大力,一空當世作者。”此處形容文章具有針砭時弊、破除庸俗的深刻見解。
-
結構與用法
- 語法: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或定語,如“其言論砭庸針俗,發人深省”。
- 感情色彩:中性詞,多用于形容針對時弊的深刻批判。
-
示例與延伸
現代語境中可用于描述具有社會責任感的行為或作品,例如:“一個優秀的作家,不僅記錄時代,更應以筆為刀,砭庸針俗。”(參考、5的示例擴展)
-
近義與反義
近義詞可參考“針砭時弊”“振聾發聩”,反義詞暫無明确對應表述,但可理解為“隨波逐流”或“陳陳相因”。
提示:此成語較為生僻,使用時需結合具體語境,避免晦澀。可進一步查閱《巢林筆談》原文或清代文學評論類資料以深入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砭庸針俗》的意思是通過辨析和刺激來糾正人們的不合理言行。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為“石”、 “冖”、“扣”、“月”、“丶”、“钅”、“口”、“丑”。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醫學術語,其中“砭”是指利用針石刺激穴位治療疾病,而“庸”則表示平庸、平凡。繁體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具體情況需要查證。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通過砭庸針俗,我們可以促使社會的進步。
2. 她用犀利的言辭砭庸針俗,讓人們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
3. 作為一個教育者,我們有責任砭庸針俗,引導學生朝着正确的方向發展。
一些相關的組詞包括:砭石、庸俗、針刺、辨析、刺激。
近義詞可能包括:挑剔、批評、改正、教導。
反義詞可能包括:縱容、放縱、原諒、接納。
希望以上回答能滿足你的要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