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熒煌的意思、金碧熒煌的詳細解釋
金碧熒煌的解釋
同“ 金碧輝煌 ”。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八:“ 兖王 假山成,請宮僚觀之, 姚坦 熟視曰:‘此血山耳。’ 開寳 塔成, 田錫 上疏曰:‘衆以為金碧熒煌,臣以為塗膏釁血。’”
詞語分解
- 金碧的解釋 .金和玉。《後漢書·烏桓傳》:“婦人至嫁時乃養髮,分為髻,著句決,飾以金碧。”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序:“故玄黃經緯之辨,金碧沉浮之殊,僕以為亦合其美并善而已。”.金黃和碧綠的顔色。 唐
- 熒煌的解釋 輝煌。 唐 李白 《明堂賦》:“崇牙樹羽,熒煌葳蕤。”《三國演義》第五回:“龍駒跳踏起天風,畫戟熒煌射秋火。”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竹青》:“開目,見高堂中巨燭熒煌。” 曹禺 等《膽劍篇》第四
網絡擴展解釋
“金碧熒煌”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拼音與釋義
拼音為jīn bì yíng huáng,形容建築物或陳設裝飾華麗精緻,光彩耀眼奪目。其含義與“金碧輝煌”完全相同,屬于同義替換表達。
2. 出處與典故
源自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八:
田錫上疏曰:“衆以為金碧熒煌,臣以為塗膏釁血。”
此處通過對比,批判了奢華建築背後耗費民力的本質。
3. 用法特點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多用于書面語。
- 適用對象:側重描繪宮殿、塔寺等建築的華麗裝飾效果,如“開寶塔成,金碧熒煌”。
4.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金碧輝煌、富麗堂皇。
- 反義詞:質樸無華、黯淡無光(注:部分文獻提及“琅琅上口”“字順文從”為反義詞,但更貼切的反義表達應為視覺層面的樸素)。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拓展用法,可參考《鶴林玉露》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金碧熒煌》是一個漢語詞組,意為閃爍輝煌的金色。下面将分别介紹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金碧熒煌》由3個漢字組成。其中,《金》的部首為“钅”,共有8個筆畫;《碧》的部首為“石”,共有14個筆畫;《熒》的部首為“艹”,共有10個筆畫;《煌》的部首為“火”,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 這個詞組來源于《詩經·周南·關雎》:“關關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的“金雀玉堂”意即華麗璀璨的宮殿,形容寶座熠熠生輝。
繁體:
- 《金碧熒煌》在繁體字中為《金碧熒煌》。
古時候漢字寫法:
- 在古時候的漢字書寫中,有可能會有些許變化,但在《金碧熒煌》這個詞組中,從古至今并沒有明顯的變化。
例句:
- 這個新建的宮殿裝飾華麗,牆壁上金碧熒煌,令人目眩神迷。
組詞:
- 《金碧熒煌》可以和其他詞組搭配使用,例如:金碧輝煌、熒煌奪目、金碧輝煌的宮殿等。
近義詞:
- 與《金碧熒煌》意思相近的詞語有:金光耀眼、光彩奪目、燦爛輝煌等。
反義詞:
- 與《金碧熒煌》意思相反的詞語有:暗淡無光、黯淡無光、晦暗無華等。
綜上所述,《金碧熒煌》這個詞組意為閃爍輝煌的金色,其由3個漢字組成。《金碧熒煌》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金”(8畫)、“碧”(14畫)、“熒”(10畫)和“煌”(12畫)。它的來源可追溯至《詩經·周南·關雎》中的“金雀玉堂”。在寫法上沒有明顯的古代與現代差異。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分别是《金碧輝煌》、《金光耀眼》和《暗淡無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