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金飾的馬嚼子。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雖飾以金鑣,饗以嘉肴,逾思長林而志在豐草也。” 唐 李百藥 《少年行》:“少年飛輦蓋,上路勒金鑣。”
(2).借指裝飾華美的馬匹。 宋 譚宣子 《江城子·詠柳》詞:“短長亭外短長橋,駐金鑣,繫蘭橈。”
“金镳”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金飾的馬嚼子
指用金屬(如黃金)裝飾的馬具部件,用于控制馬匹。例如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中提到“雖飾以金鑣”,即以金镳象征華貴的束縛。
借指裝飾華美的馬匹
因“金镳”常用于貴族或富人的馬匹裝飾,故引申代指高貴的坐騎。如唐詩《少年行》中“上路勒金鑣”,即通過馬具的奢華暗喻人物身份。
需注意,部分資料(如)将其視為成語并解釋為“聲音高亢”,但此用法未見于主流文獻,可能為誤傳或小衆釋義,建議以“馬嚼子”及“華美馬匹”為通用解釋。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引用,可參考《漢語辭海》等工具書(來源綜合)。
金镳(jīn biāo),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具有多種意思。
金镳由“钅”(金的部首)和“镳”(共17畫)組成。
金镳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鶴鳴》中,用來形容閃耀的金色或者美麗的金屬器物。後來在古代文獻中多指飾物、器物或車馬上的金屬裝飾。
繁體字中“金镳”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金镳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包括“金鑣”、“金僄”等。
1. 她佩戴了一副金镳耳環,顯得格外華麗。
2. 這輛馬車上裝飾着金镳,看上去非常豪華。
金剛石、金銀、镳銀、車镳、金箍等。
金飾、金屬裝飾、金制品等。
無金屬裝飾、無金飾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