踖陵的意思、踖陵的詳細解釋
踖陵的解釋
古地名。在今 河南省 潢川縣 西南。《左傳·莊公十九年》:“遂伐 黃 ,敗 黃 師于 踖陵 。” 楊伯峻 注:“踖音鵲,又音積。 踖陵 , 黃國 地名。當在今 潢川縣 西南境。”
詞語分解
- 踖的解釋 踖 í 〔踧踖〕見“ 踐踏:“毋踐屦,毋踖席。”踧”。 筆畫數:; 部首:足; 筆順編號:
- 陵的解釋 陵 í 大土山:山陵。丘陵。陵谷遷變(簡作“陵谷”)。 高大的墳墓:陵園。陵墓。陵寝。 古同“淩”,侵犯,欺侮。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踖陵”是一個古代地名,具體解釋如下:
1. 發音與釋義
- 拼音:存在兩種常見注音,一種為jí líng(),另一種為jué líng(),差異可能源于方言或曆史音變。
- 釋義:專指春秋時期黃國境内的地名,現位于河南省潢川縣西南部()。
2. 地理位置與曆史背景
- 地理位置:根據《左傳》及楊伯峻注解,踖陵是春秋時期黃國(今河南潢川一帶)的重要軍事據點,具體方位在潢川縣西南境()。
- 曆史事件:公元前675年,楚國與黃國在此爆發戰役,《左傳·莊公十九年》記載“敗黃師于踖陵”(),成為楚國擴張的關鍵戰役之一。
3. 字義分解
- 踖:古漢語中多表“踐踏”或“跨越”,亦用于地名()。
- 陵:原指丘陵、山陵,後引申為陵墓或地域名稱()。
4. 參考資料
- 更多曆史細節可參考《左傳》及楊伯峻《春秋左傳注》()。
- 現代地理位置可結合河南省潢川縣地方志()。
如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古籍原文或權威曆史地理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踖陵
踖陵是一個漢字詞語,包含兩個字:踖和陵。在現代漢語中,踖陵指的是腳步踏實、行走穩健,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做事認真努力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踖的部首是足(⻊),拼音為jié,總共包含十個筆畫。
陵的部首是阝(阜),拼音為líng,總共包含七個筆畫。
來源
踖陵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禮記·曲禮上》中的一句話:“踖陵高麗。”其中,“踖陵”意為登上高山的墳墓。後來,這個詞引申為行走穩健、腳步踏實的意思。
繁體
繁體字中,踖陵的寫法為蹷陵。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踖陵的寫法可能有一些變體。例如,踖可以寫作踑或蹖,陵可以寫作啢或掕。
例句
1. 他走路一向踖陵,從不馬虎。
2. 他工作認真踏實,總是踖陵行事。
組詞
踖步、踖踏、踖躍、踖踢。
近義詞
踏實、勤奮、穩健。
反義詞
踉跄、搖擺、不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