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寄目的意思、寄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寄目的解釋

觀看;注視。 唐 韓愈 《新修滕王閣記》:“﹝ 愈 ﹞倘得一至其處,竊寄目,償所願焉。” 元 張翥 《木蘭花慢·次韻陳見心文學孤山向梅》詞:“登臨、不堪寄目,但青山隱隱月紛紛。”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豬嘴道人》:“ 巘 望見,兀兀如癡,寄目不暫瞬。”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寄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寄目(拼音:jì mù)指“觀看;注視”,常用于書面表達。該詞由“寄”(寄托、轉移)和“目”(眼睛、視線)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為“将目光寄托于某處”,引申為專注地觀察或留意。

二、結構分析

三、用法示例

  1. 古代文學:如唐代韓愈《新修滕王閣記》中“竊寄目,償所願焉”,表達對景物的凝望。
  2. 現代商業場景:如“寄目錄”指郵寄商品目錄(例:“請告知需求,以便另寄目錄及報價單”)。

四、相關拓展

五、權威來源

更多例句及詳細釋義可參考《漢語詞典》或查字典網(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寄目的意思

寄目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向遠方的目标投去眼光,寄托期望和憧憬。這個詞常用于形容人們對未來的期待和向往。

拆分部首和筆畫

寄目的部首是聿,并且它有12個筆畫。

來源與發展

寄目源于古代漢語,它的發展可以追溯到《詩經·周頌·剛柔》:“爾其欤敬之,茂替爾狂之。寄目牢之,靡所仰之。”(你們要敬畏他,讓他替你們保佑。展望未來,無所企盼。)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表達對未來期盼的一個固定用語。

繁體字

寄目的繁體字為「寄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作中,寄目的漢字寫法為「寄目癴」,并且它的涵義與現代基本相同。

例句

1. 心懷寄目,奮發向前。

2. 他對未來充滿寄目。

組詞

1. 充滿寄目

2. 心懷寄目

3. 暢想寄目

近義詞

寄望、期望、向往

反義詞

失望、絕望、不期而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