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機栝 ”。1.弩上發矢的機件。《莊子·齊物論》:“其發若機栝,其司是非之謂也。” 成玄英 疏:“機,弩牙也。栝,箭栝也。” 明 何景明 《贈胡君宗器序》:“來之沓沓,畏之惴惴……若矛戟之衝也,機栝之發也。”
(2).喻治事的權柄或事物的關鍵。 漢 應劭 《風俗通·過譽·司空颍川韓稜》:“ 稜 統機括,知其虛實。”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二·王公家書》:“蓋中宮危則皇長子危,長子危則宗廟社稷危,此回天機括,曲突徙薪上策。”
(3).猶機關。機械發動的部分。《紅樓夢》第四一回:“這鏡子原是西洋機括,可以開合。” 清 王韬 《<火器說略>前序》:“軍營殺賊所需,稱之為利器者,半購之外國,機括偶壞,修葺無人。”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七:“又給我們看一新式的 意大利 鋼琴,可以不按自鳴,譜子從琴背插入,機括開時音調佳妙無比。”
(4).計謀;心思。 明 宋濂 《凝道記·終胥符》:“ 龍門子 生 龍門 大山長谷間,質素渾樸,若蚩人然。機括智譎之事皆不能知。”《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那 秀童 要取壺酒與阿爹散悶,是一團孝順之心。誰知人心不同,到挑動了家長的一個機括,險些兒送了 秀童 的性命。”
“機括”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側重,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釋:
如需進一步探究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機括,是一個漢語詞彙,拆分部首為“木”和“力”,總共有9畫。
該詞源于古籍《說文解字》,是由“木”和“力腳”組成。其中,“木”表示木頭,意味着機械設備;而“力”腳則表示力氣,暗示了機械設備需要施加力氣才能運轉。綜合起來,“機括”一詞指的是操作或控制機械設備的行為或能力。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機括也有繁體字,即「機搆」,構字結構相似。
在古代,機括的書寫方式稍有不同。在漢字簡化前,機括的寫法為「機構」,部分字形上有所差異。如今,我們使用簡化字的機括寫作「機括」。
以下是一些例句,用以說明機括的使用方法:
1. 他非常熟練地掌握了機括的技巧。
2. 這台機器的機括非常複雜,需要經過專業培訓才能操作。
一些與機括相關的組詞包括:
1. 機械:指由人們創造和使用的用于完成特定任務的設備。
2. 機關:指有特定功能或完成特定任務的機構或部門。
3. 機動:指能夠移動或操作的能力。
近義詞:設備、器械、儀器。
反義詞:動手、手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