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寄托忠誠之心。 晉 陸機 《思親賦》:“悲桑梓之悠曠,愧蒸嘗之弗營;指南雲以寄款,望歸風而效誠。”
(2).指彙寄錢款。
“寄款”是一個漢語詞彙,包含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該釋義源自晉代陸機的《思親賦》,原文為:“指南雲以寄款,望歸風而效誠。”
解釋:通過“寄款”表達對故鄉或君主的深切忠誠與思念,常見于古代文學作品,帶有情感寄托的意味。
該用法多見于近代文獻,例如《文明小史》中提到:“要辦,莫如但寄款去,聽他作主,妥便些。”
解釋:指通過郵寄、彙款等方式将錢財轉交給他人,屬于現代金融行為的早期表述。
如需進一步考證,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釋。
寄款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寸(cùn)和⺼(ròu),寸為上部分,⺼為下部分。寸部首的意思是寸量的寸,表示“度量”之意;⺼部首的意思是肉,表示“肉體”之意。
寄款的拼音是jì kuǎn,寄的意思是通過郵遞或快遞送出,款的意思是金錢。寄款的意思是把金錢通過快遞或郵遞送出。
寄款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酒肉之資的時候。酒肉之資是古代官吏到上級拿取酒和肉作為應酬,觐見時所帶的款項。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一般指代通過郵寄或其他方式将付款送出。
在繁體字中,寄款的寫法為寄款。
古時候的寄款字寫作寄貺,其中“貺”是一個古代漢字,之後逐漸廢棄,現已無法讀音和使用。
以下是一些關于寄款的例句:
寄款的組詞有:寄信、寄遞、彙款、轉賬等。
寄款的近義詞是彙款、郵寄款項。
寄款的反義詞是收款,即接收他人寄出的款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