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或戰鬥快速而努力。《荀子·榮辱》:“孝弟願慤,軥録疾力,以敦比其事業而不敢怠傲。” 楊倞 注:“疾力謂速力而作也。”《淮南子·泰族訓》:“故仁莫大於愛人,知莫大於知人。二者不立,雖察慧捷巧,劬祿疾力,不免於亂也。”《漢書·灌嬰傳》:“又從攻 秦 軍 亳 南、 開封 、 曲遇 ,戰疾力,賜爵執帛,號 宣陵君 。” 顔師古 注:“ 孟康 曰:‘攻戰速疾也。’疾,急速也;力,強力也。”
“疾力”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í lì,其核心含義是行動迅速且力量強大,常用來形容工作或戰鬥中的快速與努力狀态。以下是詳細解析:
《荀子·榮辱》:
“孝弟願慤,軥録疾力,以敦比其事業而不敢怠傲。”
楊倞注:“疾力謂速力而作也。”
(意為:勤勉努力,快速行動以完成事業,不敢懈怠。)
《淮南子·泰族訓》:
“雖察慧捷巧,劬祿疾力,不免于亂也。”
(強調僅有聰明和快速努力,若缺乏仁德與智慧,仍會引發混亂。)
《漢書·灌嬰傳》:
描述灌嬰作戰時“戰疾力”,即戰鬥迅速且勇猛。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用例,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疾力是一個漢語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疾和力。它常用來形容快速、迅猛的動作或行為。
疾(jí)是一個意思為快速、迅猛的形容詞。它的構成部首是疒,總筆畫數為10。疒部表示疾病的意思,而疾則衍生出快速的含義。
力(lì)是一個常見的意思為勁力、能力的名詞。它的構成部首是力,總筆畫數為2。力指人的體力或者某種能力,用在疾力中則表示迅速的、有力的意思。
疾力這個詞的來源相對較晚,可以在《康熙字典》中找到它的記載,是從明代小說《水浒傳》中引入的。繁體字中的疾力保持了與簡體字相同的形态。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疾字的構成稍有不同。古代将疾字寫作“疾疒灬”,其中灬代表火焰。而力字則與現代寫法相同。
一些例句中可以更好地理解疾力這個詞的含義。例如:“他疾力一腳,将門猛踢開了。”這句話中的疾力形容了動作的迅速而有力,展現出主語的強大能量。
與疾力相關的詞語有很多。例如疾風、疾馳、疾步等都形容了迅速的動作或行為。而疾速、疾行則是表示運動速度快的意思。
如果要尋找與疾力相反的詞語,則可以考慮遲緩、慢慢等意思相近的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