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急就章的意思、急就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急就章的解釋

(1).見“ 急就篇 ”。

(2).比喻匆促完成的文章或工作。 清 李漁 《奈何天·籌饷》:“不能夠從容細繪流民狀,隻好在馬上封題急就章。” 清 龔自珍 《詠史》:“羽書颠倒司農印,幕府縱橫急就章。” 袁鷹 《悲歡·不滅的詩魂》:“特别使我至今念念不忘的,是他那許多由于報紙宣傳需要的急就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急就章”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原義:古代啟蒙教材

《急就章》原名《急就篇》,是西漢元帝時期黃門令史遊編寫的兒童識字課本。内容涵蓋姓名、禮樂、職官等知識,以三言、四言、七言韻文形式呈現,兼具識字與百科功能,唐代以前是主流蒙學教材,後被《三字經》等取代。

二、引申義:倉促完成的作品或事務

作為成語使用時,指為應付需求匆忙完成的工作或創作,含中性色彩。例如:

  1. 文學創作:清代龔自珍《詠史》中“幕府縱橫急就章”,形容文書倉促拟就;
  2. 現代應用:可形容臨時趕工的報告、方案等,如“這份企劃是急就章,細節還需完善”。

其他關聯含義

在篆刻領域,“急就章”特指用鑿印法快速刻制的印章,強調即興創作特點。

總結來看,該詞既承載古代文化教育功能,又演變為對臨時性産出的形象概括,需結合語境理解具體指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急就章》的意思

《急就章》是指急需情況下寫就的奏章或文書。這個詞出自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喻世明言》,意為“急迫地寫就章奏”,特指急需處理事務的文書。

拆分部首和筆畫

《急就章》的拆分部首是心和立。其中,“心”作為部首,表示與情感、内心思維相關;“立”則表示奏章、章奏的意思。這兩個部首加起來,構成了“急就章”這個詞。

筆畫上,“急就章”總共有11畫。

來源和繁體

《急就章》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明代。它在文學作品中的首次出現是在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

繁體字裡,《急就章》是「急就章」。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急就章》在古代可能以更簡潔的方式書寫。

例句

1. 他把急就章寫得十分利落,很快就得到了上級的批準。

2. 在緊急情況下,你需要立即提供一份急就章來解決問題。

組詞

1. 速遞急就章

2. 簡明急就章

3. 緊急急就章

近義詞

急需文書、緊急奏章、迫切章奏

反義詞

慢就章、緩就章、遲就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